![](https://img.haomeiwen.com/i3969392/07315c5d44502af5.jpg)
-
“父亲,最影响你一生的抉择是什么?”我问。他坚定地回答:“我要度过一个完美的人生。直接导致这个想法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我决定不断地投入时间去了解,真正地了解每个我感兴趣的领域:家庭、朋友及工作。”
-
“你不断构建现实的逻辑路线图,这可在两个方面帮助你。第一,你能够判别在你关注的领域中出现的机会,这点我现在才领会到是多么重要;第二,当新事物起始时不顺利,你不会灰心丧志,相反,你缺少的东西被凸显出来了,让你勇猛地冲上前去做出补救,将机会化为成功,我已经看过你一次又一次如此。”
-
抉择的自由的更深层次意思是指,投资于克服这些障碍与否的抉择。”
-
情况越复杂,解决方案必须越简单
-
要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那样思考,关键是接受: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开始时情况看来有多复杂,其实一旦明白了,却是简单得令人感到尴尬。再者,如果情况是基于人类的互动的话,你大概已经拥有足够的知识可以开始处理它了。“
-
和谐存在于任何人际关系中;双赢概念;一开始就为对方寻找一个不同的大赢(或更大的赢)的建议;通过被掩饰的问题去寻找更大的赢的能力。
-
我认识到所有好的解决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很明显的,但都只在事后才发觉到这一点。
-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结起来的,而在底层只有极少数因素,那么,清晰思考的关键是构建逻辑路线图,你由一个效应开始——任何效应,向下挖至根源‘因’,方法是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效应存在?',这过程的难处是,当我们向下挖时,迟早会到达一些‘因’,它们的存在不能以我们的感官验证,它们是抽象的事物。”
-
清晰思考,关键在于避免循环逻辑,就是这么一回事。
-
重要之处是要小心,因为当我们面对的是一些不能以直接观察来核实的事物时,就很容易落入空谈的境地,很容易落入循环逻辑的陷阱,即赘述(tautologies),然后引向复杂的胡说八道之门就敞开了
-
循环逻辑将清晰思考引入死胡同,你只要用上一次,从此你就被它阻挡住,无法下挖至根源‘因’,相反,你只能在流沙上建筑你的堡垒而已。循环逻辑的问题是,它听起来有点道理,而当我们无法直接查证它时,我们就倾向于接受它为理所当然
-
逻辑并不意味为一个‘果’提出的‘因’是错的,它只意味着与人们的第一个印象相反,该因果关系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支持。
-
每当你用上循环逻辑,因果关系都是无法证实的,而要变得有道理及合乎常识,事物就必须获得证实。要证实一个‘因’,起码需要另一个‘果’,而那个‘果’是可以以直接观察证实的。此外,一旦一个‘因’获得证实,你面对的再也不是死胡同一个了
-
你想知道怎样练习清晰地思考,答案就在这儿,伊芙拉。要练习,你并不需要找一个题目然后找时间进行一个全面分析,这不是正确的方式,你应该利用任何机会来破译因果关系,无论是跟一个陌生人的随意交谈、你的丈夫对某事物的看法,或者是你正在阅读的东西,你说你不断地在思考,这很对,但也意味着你应该不断试图清晰地思考。”
-
每当你听到或读到‘因为’一词,尤其是当‘因’包含一个抽象的事物时,要小心了,即使说法的表达是信心十足,你也不应接受它为正确无误的,甚至不要接受抽象事物本身为生活的事实,你应该认识到它只是一个假说(hypothesis)而已,或者换言之,一项猜测而已。现在你开始尝试找出一个预期效应(predicted effect),即同一个‘因’所产生的另外一个‘果’,要记住,如果你无法找出另一个‘果’,那不是因为没有其他‘果’,而是因为你的思路过于狭窄,为协助你思考,试查看你得出的预期效应能否通过直接的观察加以核实,并花点时间进行核实。经核实的预期效应越多,相关的‘因’的有效性就越高,你练习得越多,就越觉得容易。”他笑着补充说,“当你练习得足够纯熟,它就成了你的第二本能,人们就会开始称你为天才了。”
-
思考的关键是,相信固有简单性,以及同样重要地,相信“人都是好的”;这第二个信念导致一个做法——每个假说,甚至在被接受为一个合理的假说之前,都应先通过检测,确保它不具贬义
-
一个来自普遍看法的可能解释是,人们的行为要视他们是否处于舒适区而定,当人们在他们的舒适区内运作时,你可以预期开放的思想及行动,当他们被推到舒适区外,你就预期犹豫及抗拒吧。
日更:171/365(2019—3—26)
坐享:2分钟(79/365)
正在阅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想要改变的战友,不妨一起制定一个计划,一年之后看最终你有多少变化,我自己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丁昆朋YKPD),微信号:yuekunpengding 喜欢写作、英语、编程、区块链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