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灼热 恼人的膀胱炎怎么办

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灼热 恼人的膀胱炎怎么办

作者: 菜菜爱中医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12:06 被阅读0次

    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灼热,恼人的膀胱炎,西医称为“泌尿系感染”,有上感染和下感染,此篇说的是下泌尿系感染,为膀胱和尿路的感染。

    中医称为“淋证”,张仲景《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证病脉证并治》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隋代《诸病源候论淋病诸侯》将病理病机做了阐述:“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淋证病位在肾与膀胱,且与肝脾有关。病机主要是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膀胱的气化与开合。淋证日久不愈,热伤阴,湿伤阳,易致肾虚;肾虚日久,湿热秽浊邪毒容易侵入膀胱,引起淋证的反复发作。淋证有虚有实,初病多实,久病多虚,初病体弱及久病患者,亦有虚实并见。实证多在膀胱和肝,虚症多在肾与脾。实则清利,虚则补益,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

    徐灵胎评《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当分别,有淤血积塞住溺管者,宜先通,无瘀积而虚滑者,宜峻补。”

    湿热下注,气滞痰阻经络淤血,所以采取利尿除湿、补气升阳、理气散瘀的思路。

    方药调理:扁蓄 9-12克、瞿麦9-12克、车前子9-12克、栀子6-10克、竹叶3-6克、土茯苓15-30克。如果尿有潜血,在前面的方药基础上加茜草6-10克、槐米6-10克。(取自张景明教授课堂)

    艾灸是中医外治法,主要在肾经和膀胱经取穴,兼取任督二脉、脾经、胃经。我研究下来主要有四大区域:

    一是小腹区域

    主要艾灸穴位:神阙,气海,关元,中极,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这个区域建议用粗艾条艾灸,可以兼顾任脉和肾经穴位,保证效果的同时节约时间。重点为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艾条灸时间每穴10-15分钟。穴位比较多,可以轮流灸。

    二是腰臀区域

    命门,肾俞,膀胱俞,八髎这个区域,如果自己灸不方便灸可以用艾罐,时间比艾条灸要长,30分钟。

    三是足部区域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这些穴位在脚底脚内侧脚踝周围,可以挑1-2个穴位轮流灸,每次温和灸10分钟。这里重点为太溪穴,肾经的原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如果说足三里是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则偏重于补先天。

    肾经的复溜穴和肺经的尺泽穴配合使用是最补肾的。顺序是先按揉或者艾灸尺泽穴,把肺气降下来,然后揉或者艾灸复溜穴把气给接住,最后再揉或者艾灸太溪穴,把肾给补上。

    四是腿部区域

    三阴交,单独讲,灸10-15分钟。这个穴位是脾肝肾三经的交汇,对消化系统、妇科、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皮肤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是个重要的穴位,灸这里也许您会发现其他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足三里,这个穴位是百搭穴位,人体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从整体上来说,调脾胃是后天之本,灸足三里,能从本上补益。艾条灸,每次10分钟。灸透足三里 疾病不找你

    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大自然中五天为一候,我们人体和自然是同步的,所以至少5天为一个疗程。如果不是发病期,保健的话,一周可以2-3次。节气的时候艾灸效果特别好,所以节气灸可以有。

    此外,还有一个很方便的方法,就是坐灸凳。

    坐艾灸凳主要灸到会阴穴。会阴穴(在阴道或阴囊与肛门之间)又名海底轮,是人体任督二脉以及冲脉交会处,是人体阳气聚集的地方,一身阳气由此处通向全身各处。人坐在这种专用的凳子上,下面点着艾条,用艾烟走窜之性和温热之性,以温养人体阳气,交通人体前面正中的阴海之海(任脉)与人体后背正中的阳脉之海(督脉),调畅血海—冲脉。任督二脉分别从人体前后正中线,经过人体大血管、食管、气管、脊柱神经,通向百会穴,循经骶椎、腰椎、背部、颈椎、头面、咽喉、甲状腺、胸、胃、腹、膀胱、子宫、前列腺等部位,这些部位温暖通畅,利于缓解或消除多数常见问题。

    膀胱炎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不食辛辣。平时多注意喝水,及时排尿,不憋尿。注意个人卫生

    在这里我推荐吃淮山药,色白入肺,味甘补脾,汁液黏滑益肾,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补肾补身并非一定需要名贵的药物,山药,大核桃,都是极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尿频尿急尿涩痛尿灼热 恼人的膀胱炎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jh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