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你是哪种依恋模式?
一、新知
1、依恋模式是决定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关键。依恋模式决定了从早期的亲子情感关系到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等一系列的人际情感关系。
著名的“陌生情景测验”将依恋模式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安全型依恋模式,焦虑控制型依恋模式,回避型依恋模式,混乱型依恋模式。
2、安全型的人,长大以后不会被别人的情绪左右,会积极看待他人的行为,无论是在关系中还是独处,都会放松自在。
3、所有这些类型大都在孩子三岁以前成形,尤其是在一岁半以前,跟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回应及其相相相处的方式有关,而这些方式,又与爸爸妈妈自己的依恋类型有关。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六个月大的宝宝来说,父母的应答性与孩子的未来的智商发展、成就表现以及在课堂和工作中的行为表现表现都是正相关的。
4、依恋关系建立的最关键时期是从孩子出生到一岁半这个阶段。
5、假如你发现自己是焦虑控制型:要记住就事论论事,不要借题发挥;管住自己的嘴,学会说“我担心……”“我需要……”,而不是一再说“你又没有做好”“你又不听话了”。尤其是戒掉“快一点”“听话”这类口头禅,因为这些口头禅很可能会导致我们又复制出了一个焦虑的孩子;避免越界,谨防关注变成干涉、爱变成控制,建立良好的亲子边界;学习情绪管理,只有管得住自己,才能管得住孩子。
二、旧知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爸爸妈妈不自觉间就会打断孩子,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对大人来说,我们仿佛总是有更多“更好”的东西想让孩子关注。这样的打断会引起孩子更多的不安,并且是彼此的联系中断。
2、如果孩子突然对分离和去幼儿园变得格外抗拒,则无论多忙,请一定拿出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因为某些极端伤害的发生,也会导致孩子一反常态的“黏人”或恐惧入园。
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以为他们的情绪是没有道理的。突然而来的粘人和抗拒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恐惧,需要爸爸妈妈拿出全部的耐心,先给孩子一个安全和可靠的怀抱,在鼓励他们说出真实的原因。
3、先回应孩子的需要再解决问题,用温暖而幽默的方式去接纳和认可孩子的需要。
三、行动
分析一下自己的依恋类型,试着把它写下来,因为每一次书写都是一次自我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