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二《换一个角度设定你的目标,做保险原来这么容易!》这一篇的最后,我留了一个互动问题:你还能想到哪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事情,换一个角度就可以豁然开朗的呢?
一、很遗憾没有人一个参与这个问题讨论的……这就是想要和大家交流的第一个事情: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我在各种场合表达过“不要做伸手党”,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自己找答案——找不到、找错了都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想办法去做。千万不要把“学习”这个词挂在嘴边,然后喜欢各种提问,却自己毫无进步。
因此,真心希望每一位看《雷磊货殖论》的伙伴,除了可以听每一天的内容,最好能够一字不差的连文字、带图片的阅读;并且,结合每一天的内容,思考一下哪些是可以用于自己的日常的。能够将专栏的东西用到早会、用到见客户,那才是我做这个专栏的目的;如果能够经过思考,针对每一期的内容提出问题、分享见解,那才是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
二、第二个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自己来回答那个转换思维的问题:你是如何填写计划100的?你是如何安排拜访的?
只要遇到一位负责的主管或者新人班老师,通常情况下你都是能够填好自己的《计划100》这个准客户表格的。对名单上的客户,我们往往会运用一些经验维度为客户做分类——分类就是把客户预期成交的概率做了一个粗略的排序。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先拜访自认为成交概率高的还是低的客户?你的老师或者主管,他们是如何建议你的?
嗯嗯,我做保险是为了签单的 ,我当然先拜访那些成交概率更高的客户咯!而且,老师和主管们,大多也都是这样建议的……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
第一,客户各方面评估都是A类,固然是可以有相对较高的谈成的概率——但是,此时的你是专业能力最弱最弱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想要靠保险的专业能力去搞定客户,这个难度系数是最高的时期。
第二,虽然有客户画像的参考标准,这个签约的概率,更多来自于顾问伙伴的自我感觉。经常有伙伴对我说“他和我关系好着哩!我入行之前咨询他的时候,他说‘只要我开始做保险,他一定第一个支持我’,所以我第一个就去找他!”
所以,抱着“他不签不可能”的这种必胜心态去见客户……成了还好,顶多就是自己盲目自信;那万一不成呢?很多伙伴最终离开这个行业,就是从一开始,自己的自信心被彻底摧毁了——“连当初承诺一定支持我的哥们儿都没有签约!连我最好的五个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都不支持我……其他那些客户,我不是更加没有机会搞定呀!”
所以,我会建议新人伙伴,列完《计划100》之后,我会请他在这个名单中写出“最有可能签约”和“最不可能签约”的客户各十位。然后,从“最不可能签约”的那十位准客户开始邀约和面谈吧!
如果不成?那多正常呀!本来就没奢望他们会买的。
万一成了?天呐!原来做保险远远没有我想的那么难呀!
三、第三个想和大家聊聊的,是@老谢伙伴在评论中讲的一段话。他留言具体的内容,请看手机文本我截图,大意就是说“每天上下班都把工牌带着,上下班路上一定会有注意到你的。其实,这也是一种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他的这一段留言,让我想起了自己刚刚入行的一段经历:
我在专栏第二期《保险业最大的桎梏:听话照做》这一篇中给大家说过,我是一个“听话照做”的好孩子。我每天一定会在家里穿好成套的西服、戴上领带,然后把工牌挂脖子上,整理好了再出门去坐公交车。
每天几乎同一时间出门,所以让我有很大的概率在同一班车上看到同样的几位乘客(我相信凡是固定时点出门乘车的人,一定会有和我相同的体会)。
我是一个不善于主动搭讪的人(所以在我保险事业的前两年,我是没有一位陌生客户的,这绝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就在每天上班的公交车上,我被询问工作、被问在哪里上班,有超过十次。其中有一次和另一位也是穿着职业装的人并排站在一起,她问我:“你是特警吗?每次看到你都是这么一丝不苟的穿着。”
2007年的我,穿的是200元的西服。所以,你不是必须要有了钱才可以有气质;你可以不贵,但一定要让自己时时处处都处于最好的状态,因为你不会知道你的准客户在什么时候早就“盯上”你了。
四、关于添加我的微信
经常有一些保险师的伙伴们添加我的微信,90%以上都是被我拒绝了的。嗯嗯,不是因为我矜持,而是你的微信打招呼实在无法打动我——对,一点不用心的微信打招呼,你真的是对不起我做的《给保险顾问的微信营销课》——嗯嗯,我专门讲了打招呼一定要为对方量身定制。你连我都打动不了;那你想要打动你的客户,那就更难了。
以上只是我不通过你的一个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说的,动手能力较弱、观察不仔细——因为,我早就申请了一个保险师专用微信号(那样可以有效避免我错乱),并且在很多问题的答案下都有备注。其实,如果你发现了,并且添加那个号码,早就通过了。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