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跟老师学习能断金刚,昨天刚好学到万物空性的部分。
老师引入了一个笔的故事:一支笔放在房间的桌面上,我们走入房间看见了,觉得它是一支笔,但如果是一只小狗走进房间,它看见了,它会觉得那是一个磨牙玩具。如果那个房间没有人,那只笔搁在桌面上,它就什么都不是。
这个故事说明了万物皆空性,它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由看待它的人来决定的,而它自己本身是空性的。
比方说在我们眼里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但是这个人在他的母亲的眼里,或许是很可爱的孩子,所以10恶不赦或者是可爱并不是属于这个人的固有特征,而是由不同的看他的人而决定的。
这个“空性”的故事,真觉得似懂非懂,但还是像打开了一片新的看待事物的视角。这个我们眼中的世界,只不过是我们意识中定义它的世界。
一个物质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和它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在于看待他的人。
恰好今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事情,昨天刚考完生地会考,相当于生物考试结束了,所以生物课我去教室上课,学生们没敢说什么但都木然的表情,这时生物老师来了,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
那一刻我心情非常难受,因为很明显的感觉那个老师比我更受欢迎,我马上觉得脸上挂不住。本来打算好好开始上课的,忽然就没有心情了。
但是作为这么多的年的修炼,我知道一个总体原则:当自己特别难过或者愤怒时,要尽量少说话,那个时候脱口而出的很可能不是事实,而且会伤害她人,所以我什么都没说,就给学生发了一张试卷做。
但实际上我发现因为这件事情我整个上午的心情很不好,有深深的挫败感,开始在思考为什么会这么如此不受欢迎,明明已经很努力的对待他们了。
但是听完老师所说的“空性”之后,我又开始反思这个事情:如果这个事情是空性的话,那它本身客观是没有代表什么意义的,而让我生气的是我的解读角度。
我仔细分析了这件事情,昨天学生刚刚经过一次大考,他们很想知道考得怎么样,所以见到生物老师很高兴,也是很正常的,他们在这个特定的时刻,希望了解自己到底有没有取得好成绩,这些都是正常的。
所以他们的掌声热烈,也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反应,但这并不代表就是说做给我看的,也并不代表我的课堂就不受欢迎。
但为什么我当时有那么强烈的非常受伤的感觉?为什么我的反应会那么强烈?我与这个事情本身无关,那么我这么强烈的感受来自哪里?
我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原因是它戳中了我内心的恐惧:我一直在担心自己不够好,没有别人受欢迎,这是压在我内心的一根刺。
所以当有相关的场景发生触碰到那根刺,我的痛感就异常的强烈。如果没有那根刺,同样的事情发生,我的反应不会那么强烈。如果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担忧,那么哪怕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先感觉到自己受伤,先考虑自己的面子和尊严是否挂得住。
我事后想想,如果当初不陷入挫败的情绪中,我能轻松地看待这件事情,我顺势邀请生物老师讲几句话,我开个玩笑就过去了,学生开心,我自己也不会那么尴尬。
所以那些处理事情不急不慢,有风度有涵养的人,大多是内心安全感很足,面对问题时不会内心受伤和挫败,不会参杂个人的感情,就会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
所以以后当有类似事情发生时,当我解读一件事情时,我应该问自己: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全面吗?我的观点客观吗?这个事情本身只说明了这一面吗?
这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会让我先从自我怀疑和自我怜悯中解放出来,真正客观的去看待这件事情,去思考这个事情换作他人来看是什么情况?那么我的想法就会格外不同。
所以说事物的空性,是让我们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的全部,要相信眼前的事情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好比不要认为我们看到的笔就只能书写而已。
所以了解空性,就是让我们多角度去看待问题,去相信事物更多的可能性。
稻盛和夫有句话我特别喜欢: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但是我并不完全清晰的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我写完这篇关于“空性”的文章,忽然觉得不参杂个人情感和过往经历,客观地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就是在尽可能地减少“感性”的烦恼。
每一点修炼,都是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