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诸葛打电话问我了一个哲学问题:“我觉得我们两个的交友方式比较像,所以我来向你请教,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变一变我们的交友方式?”
我听完其实一百万个疑惑,他其实之后也没有和我承认他所认为的我与他共同的交友特征是什么。我将其定义为“广撒网,多捞鱼”,引来了诸葛一阵阵的“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也就呵呵的和他笑,无论这句话有多难听,但这的确是事实。
我们习惯了用扩张化的方式去交友,也必定将承受其中的后果。我们时常羡慕人家的知心闺蜜生活,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孤独是这种羡慕最长久的表现形式。两个男孩子也没什么长相优势,毕业这天可以拍的照片多的可以和美女们竞争。我们始终分不清其中哪些人其实表面假笑,人家也分不清你心中到底有何所想。
只有在和谁都能吹牛这个项目上练的炉火纯青,我们才会想到自己能有两个知心朋友会有多么的珍贵。可事实上,我们必将失去,因为我们的前路此刻不是自己决定的。他说他愿为她而留下,最终他却得为他而流浪。我们的前途命运还没有稳定到可以和谁说一辈子就守一辈子,我们也就没有能力去说我将通过自己的意念而实现自我的改变。这是种性格使然,而不是种行为方式的选择。从来不是说你说没有或你说了不一件事情就不会发生。当我在三个区和三波几乎完全不同的同学做校友,当我出门去和全国的学生交流开会的时候,一切注定了我需要一个开发的性格和别人聊天扯皮,也是我拥有了这种性格而帮助我在这种快速转变的环境里找到最快的适应途径。
所以我正在失去说故事的能力,这是必然的导向。我越发的不愿意和人说我长串的回忆,因为那无助于当时当刻,因为对话的人也不是我需要通过故事来塑造自我形象的家伙。演旧了就容易完全变成戏里的角色,人之常情,谁不折腰?
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而命运又决定性格的相互作用。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同的,所以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才会不一样。所有的改变自己改变他人的圣母魅力是不存在的,洗脑是需要靠在某段时间里大规模的灌输和否定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当人的文化水平和科技运用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你会发现去改变一个人是如此的难。你对他的所有行动言语其实只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他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你想把他带出去逛一圈他会感到新奇,但久而久之他却希望你在他的舒适圈里生活,从而冒犯了你的领地。这种自私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种自我圈禁。牢固的高墙树立在四周,谁都感到无能为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