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童维来到这个小小的乡镇司法所,这个司法所包括所长,副所长和他自己,老所长是个老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但在他略显灰白的头发上,也看不到任何象牙塔里的痕迹,也没有书生般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只有一个略显颓唐的老头,而副所长是一个退伍军人,当然也看不到任何出身行伍的英气,现实只是一个大腹便便的醉汉,喝酒似乎是他唯一的爱好,或者说喝酒是这个基层政府的生态圈里最流行的娱乐方式,而这种在全中国都很流行的东西,奇童维却有点受用不来,因为父亲特别饮酒的缘故,从小看惯了父亲喝多了之后的痛苦,又一次次无法控制的走向酒桌,奇童维便养成了不饮酒的习惯,他也不知道酒的乐趣在哪,在他的味蕾中,啤酒都是苦的,白酒都是辣的,喝多少都是受罪,喝多了多受罪,喝少了少受罪,只有不喝才能不受罪,所以不喝酒成了奇童维的一种习惯,甚至一种信仰!
接下来谈一谈工作,尽管是司法所,但法在这却没有什么作用,倒不是说这里多么无法无天,而是说在基层解决问题更多是是靠人情关系,面子,而不是法律制度本身,法律唯一起作用的时候便是普法宣传,但这个普法宣传只是将上级发放的一些传单,拿到农村集市门口给来赶集的群众发一下,对于赶集的群众来说,普法宣传的传单和其他卖东西的广告没啥区别,都是一张略显鸡肋的纸,最大的作用就是拿回家做饭时引火。司法所另外两个略显有意义的工作,一是调解群众矛盾,但这种作用属于配合派出所警察处理问题,但处理问题过程中也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司法解释,准确的说只是列席的作用,给派出所的同志增加点权威,一起吓唬吓唬人,有助于问题尽快解决。没有群众单独找司法所解决矛盾,和派出所这种强力部门相比,司法所这种行政部门在群众中缺乏‘威信’,另一个作用就是监外执行的那些人定期来报道,以显示监外执行期间没干什么违法乱纪的事!
最初的几天显得无所事事,甚至比学校还要闲,只是每天上班,下班,每天八点半准时到这间办公室坐着,每天下午五点准时离开,每一天的考勤能够换来工资以外额外的考勤费,虽然钱不多,但足够好好吃上一顿早饭,对于奇童维这种穷孩子来说,去外面花钱吃顿早饭就是很奢侈的,当然更让自己高兴的是,再也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了,这种经济上的独立确实是多年上学生涯中梦寐以求的感觉!因为缺钱,他在食堂吃最便宜的饭,很少买书,也谈不起恋爱,尽管心中的女神陈阳有千般的好,但对于奇童维来说却总是隔着点什么,可能这就是出身,门第和经历造成的差距,对方随手可得的东西,对于自己来说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梦!
所以来到这个不起眼的乡镇司法所,除了壮志难酬的哀愁,也多着一种迟到的坦然,奇童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少年时代也曾经梦想自己能够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大学以后,他知道这种可能微乎其微,回乡既不符合大众对于‘天之骄子’的期望,也不是他学有所长,但命运同他自己开了个玩笑,回想起曾经离开时,满怀憧憬又略感神伤,憧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外部世界,同样故土难离让他略显神伤,而现在他再次回到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这个他内心无比热爱的地方,但前途渺茫,又一次让他陷入神伤,他不理解在学生会,在社团呼风唤雨的他,在现实的压力下显得那么不堪一击,理想和愿望显得如此脆弱!
任何曾经的苦难都是将来的财富,从小习惯了勤俭度日的奇童维跟并感受不到基层的“艰苦”,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很有意思,看似和专业有关,又谈不上任何关系,一套关于普法工作的问卷,不需要宣传,不需要组织,他只需要一张有一张的填上正确答案,以向上级交差,证明普法工作到位,这种工作确实显得哭笑不得,但却是很多基层工作的常态,也许上级的初衷并非如此,但现实中却流于形式,或者说上级也知道会如此,为了完成自己上级的任务,双方达成了一种默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