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易经64卦——三驱之制,孟津观兵实为军演,《比》卦猜想释读

易经64卦——三驱之制,孟津观兵实为军演,《比》卦猜想释读

作者: woxingwosuai | 来源:发表于2021-11-26 12:50 被阅读0次

上文我们说到过《师》卦,是武王携族人在孟津观兵,此时武王还未封太子,在牧野之战中才自诩太子发,孟津观兵,真的是一场无聊的观兵吗?或许不是,个人根据《比》卦猜测实为军事实力的对比。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卦辞)

《周礼.春官.筮人》里说:“凡国家大事,先筮而后卜”,此处的“原”字本人猜测应该属于“原国(今济源)懂筮术之人”,这就好比甲骨文中“某鼎(贞)”,如果按照原的本意“源”或者“根本”、“草原”等等解释不通,按照甲骨文中人名(某国人)+鼎,表示占卜之意,就可以很好解释这句话了,后面的“元永贞”类似于“元亨利贞”,表示吉利的一种。

不宁方来,后夫凶如何解释?我会从甲骨文字义以及《诗经》《易经》中找寻答案

宁字甲骨文看下图,造字本义:动词,将玉贝等贵重珍宝储藏在精致的宝匣抽屉里

我们在根据诗经用法:

宁适不来。——《诗 • 小雅 • 伐木》 表示愿望,甘愿

子宁不来。——《诗 • 郑风 • 子衿》 又表示难道的意思

归寧乃邦。——《仪礼 • 觐礼》 表示富足安宁

所以此处的不宁就比较好解释,内心不安宁,后面“方来”就是指方国的到来(异姓诸侯,外姓)

后夫凶,很多易经把后当作先后解,翻译成:后到的人就凶险,整个卦辞被解释的很生硬,我们看看甲骨文后,文言版《説文解字》: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

《论语·雍也》:“非敢後也,马不进也。”《吕氏春秋·长见》:“知古则可知後。”《仪礼·有司後》:“兄弟之後生者。”《素问·五常政大论》:“收气乃後。”等等,这里的“後”,是前后的後,与我们刚才说的“后”在古代不是一回事,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此“后”非彼“後”,“后”在周朝以前,都是帝王的称号,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后羿、夏后启、后稷等等,所以后是行使号令之人。

夫字如何解读呢?

1.表示丈夫 《小畜》九三爻:舆说辐,夫妻反目

2.贩夫。《周礼·地官》: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白乐天诗:楼暗攒倡妇,堤喧嗾贩夫。

3.执御行役曰仆夫。《诗·小雅》: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我们看组词的构造,后+夫,《周礼》和《诗经》对应职业+夫(男性),此处的夫应该是指成年男性而不能作丈夫解,也就是发号施令(后)的这个男性(夫)凶险(凶),这样我们就可以很通顺的理解卦辞了:

比卦:吉,原(卜筮之人名)筮,开始占卜显示没有过错,等到方国到来内心不能安宁,发号施令的这个人却有凶险(此时的武王未称王,所以在措辞上用后,后人追谥,武王孟津观兵隐藏凶险)

接着我们了解下“比”

《周礼·夏官》:形方氏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亲附

《周礼·地官》: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临近

《诗·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及、至

《周礼·地官》:小司徒掌九比之数,乃颁比法于六乡之大夫,及三年,则大比——核查统计户口财产的法令。——比+法,法律

很多人在解释《比》卦上习惯用亲附讲,但是上六爻的:比之无首,凶。我们在《乾》卦用九知道:见群龙无首,吉。所以无首表示没有首领,如果此处的比之无首用亲附讲是解释不通的,比字个人猜测应该作比较论。

我们接下来看爻辞如何解读就知道了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翻译:得到了俘虏(商贵族逃亡到周),和(纣王)相比较,无过错。得到了俘虏,就像从缶器中满出来一样,最后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吉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翻译:自己内部比较(实力),占卜吉利——此处如果按照亲附意义理解,很生硬,亲附内部人员为何还要占卜呢?

六三:比之匪人。

翻译:和外族人比较(抵达孟津方国)——《诗经·小雅·四月》“先祖匪人胡宁忍予?”此处的“匪人”指的外族之人

六四:外比之,贞吉。

翻译:和外部势力比较(纣及其方国),我们吉利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翻译:为了彰显我王德性(和纣王比),王采用三驱之制,放走前面禽兽,(纣)邑人不警戒,吉利

何为三驱之制,本人采用三个观点(甲骨学者分析):

第一,以郭沫若、陈梦家等人说法,三驱属于游逸、盘乐。郭通过甲骨文分析:征伐与畋游之事多不可分,多余行师之次从事畋猎或盘游。例如《周书▪无逸》记载: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反观周国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第二种观点认为三驱属于纯军事性质,以李学勤先生为代表,他认为商人狩猎,有的和周代田蒐相同,有军事演习的性质。董作宾认为殷代士兵的教练,主要的方法就是打猎,把野兽作为假想敌,采用弓矢戈矛,车马将士,合围抓捕狩猎

第三种就是合上面两种,既有游猎,捕到猎物祭祀先祖,也有军事目的

孔颖达《正义》曰:“禽逆来向己者,则舍之而不害;禽顺去背己而走者,则射而取之,是失前禽也。”上古田猎具有很强的政治、军事意义,并与祭祀紧密相关。射杀迎面而来的猎物,破其面也,为不义之举。射杀背向的猎物,也有讲究,分为上射(杀)、中射(杀)和下射(杀)。上射所获用于祭祀;中射所获用于飨宾;下射所获则用于“充君之疱。”

综述以上,三驱属于畋猎一种性质,单不是单纯的打猎,而是带有某种军事目的的行为,《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军事目的,同时需要告慰祖先,这属于礼,

上六:比之无首,凶

翻译:(虽然时机比较成熟)但是没有领头人,依然凶险啊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比》卦,是一场有预谋的军事演习,是姜尚和武王对比综合实力以后分析目前讨伐实力不允许(无首,没有人主导,打仗毫无章法,必输),再者《师》卦中有小人,所以本次战役是没有把握可以取胜。而三驱之制是武王学习殷商成汤之礼彰显自己德行,既告慰祖先,又是对纣王的警示(《史记》: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网开一面,顺我者活,悖逆我者射)——这个军事演习唯一刺探到的就是“邑(衣通“殷”)人不戒”,为牧野之战做了充足的准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易经64卦——三驱之制,孟津观兵实为军演,《比》卦猜想释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ox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