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有人转发了B站的一个视频,点进去一看,是两个中学生模样的人在朗诵。
去年B站的《后浪》被大家说是“爹味”视频,今年终于学会了不教年轻人做事,让年轻人自己来表达了。
一男一女两个学生,对着镜头,聊着他们不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看了一下,如果从朗诵的角度来说,不值一提,甚至还没有梁逸峰有梗。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行文幼稚,还没有脱离中学生作文的修辞范畴。
甚至于看两个小屁孩说自己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情本身,我都觉得特别搞笑。
我也不想成为现在的我来着,但是生活毒打让我没法选择,小朋友这幅没有被世界欺负过的样子真可爱。
但很快,我突然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我年轻的时候,不也怼天怼地的么?
这种大大咧咧,肆意到有些唐突和不过脑子的表达,我反而觉得特别珍贵,因为年轻人不就该是这样的吗?
我又查了查,他们朗诵的那些观点,来自全国955个初中生以《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为题,写下的一篇篇作文。
这些都是年轻人的心声。
当然,不一定是人生。
在过去,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人压根是和社会割裂开来的。
有时候看个电视剧,里面的演员明明是在演少年,结果一个个要么老气横秋,要么扮嫩的时候用力过猛,把少年演成了弱智。
满台小花十三四,没有一个真少年。
所以这个视频才让我触动,因为创作者就是少年。
在表达的时候,他们可以想说啥就说啥,没有所谓的大人对他们挑三拣四,也不会有人按照自己对年轻人的刻板印象去给他们贴标签。
即使他们说的话,可能有些矫情,逻辑有些单薄。
甚至于天真到让人发笑。
但很真实,没有技巧,全是感情。
只是“稚嫩”,而不是“装嫩”,更不是故作成熟。
他们是什么样子,少年感就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视频里,我注意到了两个特别有意思的观点,一个是现在的中学生看男女对立已经看烦了,一个是他们看流量明星已经不爽了。
所以他们以后不想搞男女对立,也不想看流量明星。
这看法本身不奇怪,也是互联网上大多数人的看法,但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竟然也在思考这些问题。
固然,我们在学生时代本来就会思考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抽象思维了,只不过他们还只能用具象的语言去表达。
但是社会上的很多东西和中学生之间本来是有壁垒的,他们原本应该在走上社会后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那个时候被社会毒打得差不多了,迷茫够了,也就躺平了。
结果现在移动互联网打破了这个壁垒,让他们提前开始迷茫了。
男女对立撕得越痛快,孩子的内心就割裂得越厉害;
流量明星割韭菜的刀越快,孩子越觉得一天208万真特么魔幻。
还没有被社会毒打过的这些年轻人,本能地觉得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但是却说不出问题在哪。
他们只能习惯性地用自己熟悉的语汇去冲那些看不惯的东西。
而且孩子讲话本来就是没有分寸的,冲起来也就格外凶。
拿排比句骂流量明星你怕不怕?用写议论文的气势吐槽男女对立猛不猛?
当然,他们在视频里说的那些观点,第一反应听来其实是非常浅薄的。
全都是“只看到了第一层”。
他们只能说得出自己看什么东西不舒服,觉得不好,却说不出为什么不好。
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存在,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
甚至他们的很多看法本身就是有逻辑错误的,我可以不假思索地指出里面的严谨性问题。
少年说,他们不想把男女划分开来,不想让人们因为性别就彼此对立,不想在互联网上回到那个男生和女生在同一张桌子上都要画一道“三八线”的时代。
世界没有他们想的那么浮于表面。
少年的世界太简单,爱就是爱,恨就是恨,一切都挂在脸上,说在嘴上。
但成年人说支持不一定是真支持,说反对不一定真反对,更可能是因为,表态本身能让他们赚到钱。
所以,打“女拳”、“男权”的账号后面,可能就不是人,“打拳”并不重要,割粉丝韭菜才是利益所在。
打拳是工作,赚钱才是生活。
少年说,他们不想让演员没有演技,只有所谓的流量,他们想让演员回归本来的模样。
可是他们不知道,能成为流量明星和网红的人一样只是少数,被喜欢永远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皮囊重要,但只有皮囊确实不行,俊男美女何其多也,真正被大家看到的还不是只有冒尖的一小撮?
“流量”这个说法,本身就是在形容裹挟众人之力的少数人。
少年啊,这个世界还没有那么糟,互联网把一部分走了大运的人展现出来,但是更多投机取巧的人,没有熬到他们的时机,也没有那么“巧”。
这就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神奇之处。
它在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发声,让所有人都得到了出名十五分钟的机会,同时,却也让世界变得扁平化。
发生在任何地方的不公平与不合理,都能被移动互联网富集在年轻人的眼前,给他们的三观来一顿饱和式轰炸。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移动互联网上发达的资讯和唯恐噱头不够刺激的营销号们,丢给少年的坏事,又何止来自千里。
于是,基于朴素道德观,年轻人愤怒了。
他们感到迷茫,感到不理解,更感到了无奈。
试探着,摸索着,少年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世界,好像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小朋友,世界上不该的东西多了去了,等你们长大了开始搬砖就懂了。
作为成年人来看,不能说他们的愤怒有错,但很容易觉得毫无价值。
但是,但是,他们的愤怒真的毫无价值吗?
是的,视频里那些看法总是停留在道德评价和情绪评价,往往会缺乏论证过程;
是的,他们的不理解,更多是因为还没有见识过世界真实的一面,还缺乏社会的毒打。
那不就得了?
所以他们愤怒啊。
愤怒,不就是出于无法理解和无力改变么?
在原本的成长路径里,我们是不太有这些困惑的。
学校就是学校,社会就是社会,泾渭分明。但我们的下一代人,因为互联网的存在,他们已经很早就开始思考一些成年人世界的问题了。
他们朴素的道德观,被迫和世界的参差发生了冲突。
就好像每次算小滑块都不用考虑摩擦力的学生忽然做了一道要考虑摩擦力的题。
互联网让他们提前面对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比学校的简单关系要复杂得多。
他们忽然缺乏现实参照物去理解这个世界了。
于是他们只能得出“这不对”的结论,却拿不出“怎么改”的方案。
这种思考的过程,是一种稚嫩的认知被加速成长的撕裂与疼痛。
这是他们第一次发现世界的参差。
就是会有比较奇怪的感受。
但对我们来说,他们的声音,其实是一次让我们反顾自身的机会:
我们曾经也有过这样爱憎分明、不圆滑、不妥协、不认输的青春。
后来我们大部分都躺平了,在生活面前喊着让苍天知道我认输。
但是看着他们,我忽然就觉得,让他们在这个年纪继续天真下去,不也挺好的吗?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现在就认输,现在就失去身上的少年气呢?
所谓少年,就是应该简单明快,不服就干的啊。
不气盛,那叫年轻人吗?
而我们自己已经是泄了气的皮球,被老板PUA到秃头。
笑话他们浅薄的同时,又何尝不是羡慕?
天真会出错,但是天真本身不是错。
当他们用自己朴素的道德观去锚定世界的对错,这个过程肯定是幼稚的,肯定会有很多贻笑大方的言论。
但是当他们开始试图去锚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思考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看法了。
不一定对,但是有无限可能。
而且,即使错了又怎么样呢?
不要紧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带着心中不爽和不满长大,获得充分的理性和力量,去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把世界变成他们期许中的样子。
或许也不会变成那样,或许会被世界变了个样。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还能愤怒,还有迷惑。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但我愿他们能够从小到老,依旧天真。
这就够了,真的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