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我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了一则新闻:
“欠几十万网贷被赶出家门背后:90后女护士“精致生活”月花数万!”
这名90后女生在月收入8000的情况下,每月却有着少则两万,多则三四万的支出,几年下来,她的账单上就累积了几十万的债务。直到最近银行的人上门催债,姑娘才惊觉,自己欠下了一笔巨款却无力偿还。
这位90后女生已经完全没有了金钱的概念,花呗、分期付款、借贷都成为了她日常使用的工具,支付到麻木。
不仅是这位女生,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热衷于精致的生活:出门打车、化妆品代购、手机非苹果不用……然而,有些人的收入却远远低于自己平日的开销。
伪装的精致生活背后,我们和孩子到底丢失了什么?
01
数字时代,金钱观的缺失
从支付宝出台、微信支持支付功能以来,十多年的时间,数字支付养出了一大批超级剁手党,而其中的部分用户,彻底失去了对金钱的把控,沦为了数字支付时代的牺牲品。
钱都去哪儿了?数字时代的家长们自己对金钱的流失也是毫无所觉。
我们都习惯了用手机支付,而当最终的月账单出来之前,从来没有去计算过之前的每一笔消费加起来到底是怎样一个骇人的数字。
数字支付,骗过了所有人的消费感官。
不只数字支付的影响,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质条件优渥的时代,消费力度比往年要大得多,有些孩子还受到周边人群的影响,出现虚荣、攀比的消费理念。
前几年天津就曝出过一则新闻,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为了办“告别小学生日宴”,让家长帮忙请了司仪,订购了价格不菲的蛋糕,还给到场的每个小朋友派发了高档礼物。
从活动策划、节目道具准备到舞台布置、摄像灯光等等,一个六年级孩子的生日宴就花费了上万元。孩子的攀比心、物质欲无不昭示着他们金钱观的缺失,以致自身缺乏理性的判断和分析。
02
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正确的金钱观,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树立的观念,它可以把控孩子对金钱的看法和态度,这跟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紧密相连的。
偶尔奢侈一次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让这种奢侈变成生活的常态,尤其是在自身条件难以支撑这种奢侈之时。这,也是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从小灌输给孩子知道的理念:切莫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要点值得我们注意,对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也会有所帮助:
1.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孩子在学校里会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然而每个家庭的条件不尽相同。但人或多或少有着从众心理,看周围的人如何消费,就可能会产生一样的消费心理。
比如孩子回家说,想要买个学习机。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多问几个问题来确定孩子真正的需求:为什么你会想要买这个学习机?是因为周围同学都在用吗?学习机对你的学习、生活会有哪些帮助?
一般几个问题之后,家长大概就能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到底是图一时新鲜还是真的需要。
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举个例子:家长间聊起孩子的生活,交谈中发现人家给孩子买的一款儿童车很不错,就想给自家孩子买一款。那需要买一模一样的吗?不一定。
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家长和孩子可以多了解几款性能差不多的儿童车,可以买相对实惠一点的,当然也可以买更高端一点的款式。
为了让孩子有“量入为出”这个概念,家长可以让孩子简单了解你所从事的工作和待遇。孩子对父母的工作有了大概印象,才会知道在合理的范围内消费。
3.正确认识金钱
这个时代,如果家长想好好培养孩子,孩子绝对是最佳“碎钞机”,也难怪钱被看得如此重要。但我们还是要端正心态,引导孩子正视金钱:
● 意识到金钱是一般等价物,用来交换所需要的东西
● 如果想得到更多的钱,就要付出自己的努力,用正规手段去赚钱
● 考虑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不要把钱作为绝对目标
4.金钱无法衡量幸福值
虽然钱可以解决很多人烦恼的问题,但我们仍然要让孩子记住一句话:Money isn’t everything(金钱不是万能的).
金钱买不了永远的健康,买不了真心的朋友,也买不了长久的信赖。真正丰富的内心世界,从来不是金钱能给予的。
多阅读,多接触户外的世界,拥抱时代的变化,可以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充实而饱满。丰富的精神生活,才能给一个人的幸福度增添有力的筹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