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被雨声惊醒。接着查看天气预报,这雨一直持续到上午十点。
哎,不能跑步了。如今,虽未对跑步上瘾,但它已经成为我晨间唤醒的流程,形成肌肉记忆。
从抗拒跑步到习惯于跑步,经历了什么?
很多人说这是自律使然,其实不然。这与做事成事的逻辑完全相同。总结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点:
首先是一个念头。一念转,转乾坤。念头始于周边人的影响,看晓明、赵老师开跑,开始时作为旁观者,继而被动员、鼓励,便开跑了。由此可见,益友与环境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其次是设立目标。做一项艰难的事,起步时一定要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并且是自己可以够得着的目标。
开跑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只要下楼跑步就行,从一公里开始,走走跑跑也可,跑跑走走也成。先有再好,容易完成。切忌不能图一时痛快,豪言壮语之后无法兑现,就会被挫败感打败。
第三是自我加持。通过发圈、做公众承诺切断退路,让自己不在做与不做之间耗能量。
我的方式有两个:一是给自己找理由,找到做事的正向理由,以此激励自己。二不断地找方法,怎样才能坚持跑?如何跑才能轻松一些?所以从跑圈的路线、距离、时间️反复做调整,直到确定晨跑+跑大圈,晨跑更容易坚持,跑大圈时心理的感觉更轻松。
最后是正向反馈。我是崇尚价值导向的人,一切有结果的、有价值的事,都会强化我的行为。
跑步半年之后,我为自己能够持续跑三公里而兴奋;跑过一年之后,我为自己能够跑5公里而自豪;如今,我能够每天轻松跑7公里,早晨奔跑起来的感觉,令我惬意,体脂率、BMI、代谢率都保持标准值,令我满足。
这周已经完成了21公里定标跑量,没有顾虑和负担。
做不到的事情不承诺,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要想兑现承诺,就要有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的心态。这是一个闭环。
好像雨停了,到阳台看果然停了。能否晨跑?先睡到四点半,如果不下雨就跑。
今天的日更完成,又完成一件必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