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浏览网页,无意间(内网限制,想看其它内容,也无法看到)看到一篇影评,题目是:“《故乡的泥土》卖粮打白条十分真实,但粮食为何增产,言之不详。”
作者“先说卖粮打白条的事儿,相对真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确实出现了粮食大丰收的景象。文中介绍原因有二:一是全国很多粮站用打白条的方式,逼迫农民把粮食存在自己家中;二是各地农民有自己储存粮食的方式和方法,中国农民自己存粮几千年了,熟稔得很。
接着,“再说粮食丰收。”影片《故乡的泥土》当中,通过老支书和另外一位老同志的对话,告诉观众,粮食已经从亩产三百斤,一跃成为亩产六百斤。作者再次阐明,这也是相对真实的。“在这个亩产数量上,编剧是有生活的。”为了证明编剧有生活,作者还强调了,这里的作物具体讲的是小麦,而不是南方观众熟悉的水稻,也不是北方秋季的玉米。
看到这里,读者一定会问,文章的标题早已剧透了,影评的用意不在证明产量的真实,而是说明“粮食增产的原因,言之不详”,“显得编剧肤浅了”。这才是高明作者的“醉翁之意”。
本文详写部分,即作者为了证明编剧“没有深入生活”“内容显得肤浅”,就是抓住了影片中对粮食增产原因处理不当,展开了详细的叙述和点评。
文中观点,“我们讲八十年代初粮食大丰收这件事的时候,总喜欢把功劳全部归为包产到户上。”“这就不够全面了。”
作者接着阐述,“包产到户,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当然会带来粮食大丰收,但是化肥和种子的新变化也是重要原因,而且是非常重的。乃至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修建的那些农业灌溉水利工程,也是粮食大丰收的重要贡献力量。”
“编剧只说包产到户带来大丰收,就把这件事说单薄了。”那么,读者自然会问,怎么样才能不单薄呢?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49年之后,拾粪运动是一代人的记忆。光一个“粪”字,作者又强调不仅仅是人畜排泄出来的经过发酵的粪便,更包括一些土坑形成的带着硫化物的土坯。还有一个细节,牲口在外面拉泡屎,大伙赶紧把这泡屎抢拾了。不仅令人捧腹,而且画面感极强。
有关种子的信息量更让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到了七十年代,中国在农业上有俩变化。一个是,大量化肥厂出现了;另一个,很多高科技的高产量的种子出现了。“日本方面对咱们也有援助,这一点,不应该日本guizi侵略过咱们,咱们就否定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日本。”这一点,作者甚至猜测编剧是感情用事,“故意忽略”了。
至于“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方面,前面已经提及,有咱们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修建的那些农业灌溉水利工作的贡献。作者同时写到,咱们建国后在华北平原修建的“石津总灌渠”,前身就是日本guizi搞的。
日本guizi当年想要把那个灌溉渠修成两用的,一边灌溉,一边航运。航运的目的就是,就是把河北井陉的煤矿运到天津港去。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评论剧作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从而判断编剧有没有生活。学习写作,多数情况下,我们也是在写生活,写经历。
“年青人,你不要笑。”也许现在的年青人,无法想象,人们争相抢拾粪的情景。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是经常见到的场景。
“写作要有用户思维。”文章好不好,有没有可读性,重要的一条,就是你说讲述的故事吸引不吸引听众,特别是开头能不能“抓住观众”。
这就是我读过这篇影评的印象,简单梳理并复盘出来。不知友友们看过之后,是否也想看一看影视作品《故乡的泥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