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你肯定会疑惑:我是来听你分享写作经验的,怎么成了“让写作停滞不前”呢?我想我有必要讲一下原因。
这世上有一种人,他们认为要知道X,就必须首先解出非X。这种思考方法叫“逆向思考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反过来想”。另外,我的写作水准一般,没什么经验可谈。不过,如果让我谈“使写作停滞不前”的方法,我倒是有些心得。
第一个技巧:写完后不要修改。在参加阿诺的写作课之前,我写完文章后往往会立即发表,甚至都不去想“要不再读一遍检查一下错别字吧”。去年有一段时间创作热情很高,那时我想利用21天的打卡倒逼一下自己,结果21天连续写了19篇文章。这些文章我很少重读,基本上是写完就撂一边了。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就是我写的文章几乎总会有错别字,而且文章的质量迟迟上不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居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哪怕写完后仅仅修改一遍,文章的质量就能得到改善。所以,如果你想让文章的质量始终稳定地保持在“低段位”,那么文章写完后,你一定不要修改。
第二个技巧:自己一个人单干。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自顾自地写,不要接收外部反馈。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你会觉得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而且,你最好不要参加任何写作社群,尤其不要参加符合以下三个标准的社群:
①价值观类似,俗称同频;
②合理的制度;
③持续的正向反馈。
因为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你的“自我感觉良好”被打破,而且还会被动接收许多的外部反馈。
我是从2016年8月开始写作的,那时我刚刚开通简书,觉得这个平台挺好玩的,因为发表文章不需要门槛——只要能写,就能公开发表。有近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处于“单干”状态。后来,我的写作碰到了“瓶颈期”,觉得自己貌似写不下去了。于是我报名参加了阿诺的写作课,上完课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写作方面欠缺的东西还很多,甚至有些基本常识都不知道。比如阿诺在课上告诉我们:写完文章后至少要修改3-5遍。天哪,我之前可是一遍都不看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描述的是人类的一种真实并且普遍的倾向——高估自己相较于他人的成就和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某项技能高于平均水平。我之前的状态(写作方面)就符合乌比冈湖效应。所以,如果你想让乌比冈湖效应持续地发挥作用,自己一个人单干是再好不过了。
第三个技巧:千万不要有“付费”思维。之前提到,自打开始写作以来,我有近半年时间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写作课。以2016年8月为一个时间节点往前倒推1年,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付费就是捡便宜”——不管生活还是学习,总是挑便宜的买,心里想着“免费的更好”。那时候我的思维水平就好比别人都开始用苹果手机了而我还在用诺基亚。
这种“低配”思维有一个好处,就是别人付费学完课程之后你问他:学到什么了?对方多半会谦虚地说:“其实也没学到什么,书上都有”。这时你心理就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虚幻的优越感——看,ta的钱又白花了,我当初没有报名是正确的。
目前的知识服务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想省钱的话,有一个APP千万不要下载,因为下载了这个软件的人,往往会花大笔银子订阅上面的专栏。你可能猜到了,这个软件就是“得到”。上面每一个专栏都是199元,你千万不要去订阅,甚至都不要试读专栏的文章,因为一旦你试读了这些文章,马上会觉得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真的是太low了,然后一不小心你就会轻动手指——199元人民币就没了。而且,“得到”上的老师们时不时还会进行直播,你千万不要看那些直播,因为看了之后,你会不由自主地掏钱买人家的专栏——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被“忽悠”了四次了,所以我现在一共订阅了5个专栏——那可是接近1000元人民币呢。而且订阅这些专栏后,还会让人产生“知识焦虑”——这么多知识,哪能学的过来呀。更可怕的是,由于接触到了海量高段位的知识,写作的时候主题就变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该写哪个。
总结一下,让写作停滞不前的三个技巧:写完后直接发表,不要修改;自己一个人单干,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写作社群或写作课;最后,万万不能有付费思维。这三个技巧,保证让你的写作水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