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社会商品化大爆发,每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商业的气味,每一个人身上都充满了钱的味道。社会重度“商业化”,会导致所有的东西被赋予“商品价格”,一切衡量的标准似乎只以“多少钱”来定义。长时间如此,从学者到乞丐,从政府官员到贩夫走卒,从耄耋老人到婴幼小孩,似乎都以“身价”定位,一切志向皆为“向钱看”。金钱的较量,似乎公序良俗都在让位,传统美德与人伦道理都在退场。没有什么底线而言,只要不一穷二白,万事大吉。
我的家乡,一个拥有肥沃土壤的小村落,当年有皇帝提名《金麦子》。这里世世代代的农民都不愁温饱,地里的产能可以自给自足,并且以“背井离乡”为最大的悲哀,属于刻在基因里的铭文。然而,在最近一次回到家乡时,突然发现曾经繁荣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满目萧条,人口稀疏。回到最爱的土地上时,发现大批大批的土地闲置,荒草丛生,若要播种还需披荆斩棘重新开垦。与一位长辈聊天得知,大部分年轻人已进入城市打工,留下老弱驻守田地,而身体素质不复当年,自然会空出多余的地。如今大商户过来承包土地,一次性买断三十年,买完后老农可以在地里“上班”~
说实在的,我内心十分震动!因为常年读历史的缘故,知道社会的发展有着一个潜在的运行规律,使我在听到这样的现实后没有太大的表情变化。可以预见的是,农民大批量把自己的地一次性三十年租赁出去,而后拿着固定的工资生活。待通货膨胀严重时,工资不抵生活开支,便会变本加厉变卖自己,回归历史上有名的“农奴”时代。
现如今,养老金缺口,房地产泡沫,医疗缺口如同几张血盆大口,如同几个不见底的深渊。最好的最无奈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加快金钱贬值速度,稀释问题。如此,我们大部分人将走向什么地方可想而知。
小时候学习历史的时候,课本上对“重农抑商”的解释是,封建社会体制下约束社会前进的制度。带有一定的贬低意味,仿佛我们现在社会高速发展后,历史都是些可笑且不屑一顾的。农业大国,大国农业,可谓国之根本呐。
唉,多余的话不可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688832/4babf09262bb35c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