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师的生活叙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93a13201311bbb1d.jpg)
学生每次做诗歌鉴赏都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总觉得自己读不懂诗歌。今天我了解了一下他们的问题所在。
一、过于复杂化的理解
明明只需要字面理解的,他们会绕了远路,做一些不着边际的理解。比如王绩的《野望》,标题这两个字就是“在野外眺望”的意思,我听学生的分析,又是什么手法又有背景,仿佛要把整个诗歌的时代背景都去翻出来。
二、没有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解题、作者、逐句逐联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再加主要艺术手法,一条思路顺下来,基本上诗歌的问题全解决了,但他们欠缺的是逐句逐联理解的耐心,稍微遇到困难就会放弃,直接开始答题,当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三、带有自己过多的成见
诗歌就诗论诗,但学生们读诗的时候总会说“我以为”“我觉得”,而不肯从诗句本身出发去理解,就好比他们了解了王绩是隐居在东皋,隐居当然可以理解成官场不顺,于是他们认为“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秋天美好温暖的景色的句子时,诗人的心情也是悲伤失落的,这大可不必,一个人遇到点挫折,所以对生活中的美,大自然中的美就完全感受不到了?要知道人生难免有不顺,而自然永远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不要带着刻板印象去读诗,心随文字所写所感而走,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 会更好地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当然,老师教会了方法,还要多加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诗歌阅读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