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结束一个月的特训学习,从肇庆飞回北京了,因为担心怕赶不上飞机,竟然出现了多年不见得彻夜未眠。凌晨6点多起床开始做最后的收拾打包,眼睛迷蒙,头脑昏沉,和同事一起去吃了早餐:云吞面。办理好退房手续,在雾蒙蒙的清晨打的前往机场线大巴站。
从肇庆到广州白云机场,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天空开始飞起了毛毛细雨,车窗外的世界变得翠绿清新,不过我已无暇欣赏,因为整夜未眠导致开始晕车了。
在机场办理好值机便过安检候机,途中经过一个书店,门口人群聚集,走近才发现大家在看马云的演讲,可惜我无心聆听,真心好虚弱,和同事找了个座位打开稻盛和夫的《干法》,细细研读。
登机、起飞,清晰的感受到飞机是升飞一段时间,再平飞一段时间,之后再升一段时间…直至进入对流层上端,这过程就像是孔子所说的“学与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就是飞机升飞,思考好比飞机平飞,学与思如此反复。为何有如此感悟,这也得益于这次特训:
在肇庆将近一个月的学习,很少去建立模型、标签、维度,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产品理论提炼知识点,自身缺乏必要性的思考,导致每天心感不踏实、很迷茫。因为没有做出点啥公司要求的东西,甚至对于理论实践环节也不以为然。
偶然间,做了一个模型让心里感觉倍儿爽,过去那种“完任务”的心态回来了:每天只要按着公司要求工作,不用思考要如何突破、创新,更不必为此负责。当面对一些质疑或者建议时,会基于现在直接“怠惰”地回复其“这个做不到”,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绝不去思考如何学习必须做到!
自以为产品研发和上述工作感悟有共通之处,人,必须由内而外突破自己,不断学习,之后理论联系实际,落地踩实,反复思考。正如李嘉诚说过“鸡蛋,由内而外打破是生命,由外而内打破是食物”,多么精辟而残酷的警告。
人生途中,做人做事切不可一味地只求速度,更不可贪图投机取巧,期冀一步到位,那样真的就会因为“跑得太快而丢了灵魂”。
不知看着的你是否有过同样的经历、感受?
最后来聊聊,这篇文章和机场书店门前马云的演讲视频有何区别:表象上,都是鸡汤感悟,只不过一个是文本,一个是音频。但在本质上,这些文本经历马云都经历了,而马云经历的文本来源者就差的太远了,这就是思考,而马云的那些自己不曾经历过的经历就是未来学习的对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