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文章,是一位心理学家写的。其中有一篇看的让我印象深刻。
这篇心理学家是和读者互动的文章。读者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妈妈是个叛逆的人,和自己的亲戚关系都不怎么好,一个人带着女儿艰难的生活。
女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对母亲的依赖逐渐的由浓转淡。而母亲却对于这样的状态不能够适应,她觉得自己的女儿不孝顺,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的孝顺。
这位女儿很痛苦,她和心理学家倾述。她想和母亲改善关系,她的内心是爱妈妈的,只是不能够做到按照妈妈想要的那样方式去爱妈妈。从文字中看出妈妈对女儿很强的掌控欲望。在女儿小的时候,孩子很依恋妈妈。妈妈可以掌控女儿的生活,可是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爱人,孩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对妈妈的需求是越来越少了。
但是在妈妈的眼里,女儿养大了,翅膀硬了,在感情上没有回报。每次见到女儿就会吼她,和她吵架。女儿很难过。可是又说服不了妈妈。
心理学家肯定了女儿的做法,又给女儿提出了几个合理的建议。
而后这个女儿又和妈妈见面,聊天,尽量的改善和妈妈的关系。然后给心理学家回信。
她在信中说,她见到了妈妈,和妈妈聊了很久,知道了妈妈的以前,有着悲伤,孤独,痛苦。她也很心疼妈妈。希望妈妈能够生活的更好。
但是女儿也认识到,虽然很心疼妈妈的从前过的很不幸,也想帮助她。可也不能够被妈妈控制自己的生活。希望妈妈能够自强自立,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女儿也很愿意去帮助她。
在给心理学家回信中,女儿继续说到,妈妈又找了工作,女儿跟妈妈说,工作你可以去干,也可以不去干,你自己决定,如果想去干,也不要太累了。
女儿说,妈妈去工作了,有认识了新的朋友,每天工作,结交新朋友,忙的不亦乐乎。整个人也开心了许多。
又过了几个月,女儿又给心理学家回信了,她说,她想妈妈过的更好,老公也很支持她。她和老公竭尽全力,给妈妈买了房子。里面的装修家具都是妈妈按自己的喜好自己决定的。妈妈很高兴,对女婿也一改往日的态度。妈妈因为有了自己的住所,很明显的在朋友面前也是满面春风。
在这个故事中,我被这个女儿感动了。妈妈有点蛮横不讲理,控制欲极强,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女儿和她的家庭带来种种的不愉快。她只有自己的想法,没有顾及到女儿和女婿的感受。
而女儿没有对妈妈失去耐心,而是包容她,尽力的去理解她,心疼她。想办法让她过的舒心,幸福,而且不让自己的家庭受到伤害。
当她在烦恼时,没有办法时,内心很累了,去求助心理医生。
不管怎么说,这个故事是个完美的结局,妈妈意识不到自己的做法给别人带来痛苦。在女儿的努力之下,妈妈也能够感觉女儿对她的态度,母女两人冰释前嫌。
女儿的做法是聪明的。最终,大家都能够和睦,开心的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