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吉尔斯特别强调说:"管教的目的不是局限孩子的自由,而是在最大限度内保障他的自由。"这是管教意义的真正所在。
孩子如果犯了错,家长有必要对其进行管教,管教就是训练孩子的为人做事。因为一个人既然已经生存在这个社会之中,那他就要去尊重社会对他的要求并去适应这个社会。只有经过父母的管教和训练以后,孩子才能知道怎样适应和面对社会。
惩罚是管教孩子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这里所说的惩罚并不是体罚,也不是伤害,更不是对孩子实行心里虐待与歧视,让孩子觉得难堪,打击他的自信心。惩罚不但要因人而异,而且要合理适度,让孩子在惩罚过程中得到教育、学到知识。
以下是几项关于惩罚的准则,家长要尽力遵守:
Ⅰ 犯错就要受到处罚;
Ⅱ 把要求对孩子讲清楚;
Ⅲ 在惩罚孩子之前,先对孩子警告,警告就会让孩子警惕:他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Ⅳ 惩罚的开始与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充满激怒气息,惩罚完毕一切便算过去;
Ⅴ 犯错后,立刻惩罚;
Ⅵ 在惩罚前一定要解释一遍惩罚他的原因,否则孩子便不懂他为什么受罚;
Ⅶ 言出必行。假如孩子犯错前警告过他,那么,在他犯错后,一定要实行你的惩罚诺言。如果你不处罚他,以后便会难以下达命令,即便是事后惩罚,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家长要尽量避免体罚孩子,体罚的错误在于,它交给孩子处理恼怒的错误方法,而且还交给孩子亲自品尝弱肉强食的滋味。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