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走在凤起路上路过这条街——凤凰街,很好听的名字,应该有一个故事吧!但看着街道两侧杂乱的摆放,街口一个修自行车的摊子,总觉得不应该花心思在这样一条街上。就算街口用很大牌子做店门面的湖州老曹记,店里的生意似乎也不是那么好。
从这条街前来来去去走了三个多月,实在是抵制“凤凰街”三个字,今天仔细地寻查了一番,于是故事就真的来了。
凤凰街南起孩儿巷,北至凤起路,长146米。
宋时礼部贡院在此,称贡院街。
元袭之。
明时,昌化伯邵林妻杨氏,梦凤凰仪庭而生孝惠太皇太后,里人呼此地出凤凰,以纪嘉祥,遂名凤凰街。
1966年曾名洪流巷。
1981年复称凤凰街。
贡院街有贡院桥,跨小河,俗称阔板桥。桥柱上有“贡院”两字镌款。曰阔板者,以桥心用丈许大紫石一块,两头跨街处亦然。
按《咸淳志》,玄真观在礼部贡院西,五代时名景隆观。
相传钱镠患眼病,到这里祷而愈,遂改为钱明宫。
今贡院桥下小石碣记为钱明宫。盖宝正六年(931)四月八日,因建钱明宫而造此石桥(即阔板桥)。林则茂《阔板桥》诗:“一丈满桥心,千点露篙眼。我头借佳名,拟呼红石板。”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载有钱镠曾欲称帝改元的证据于阔板桥。曰:欧阳公《五代史》叙列国年谱云:闻于故老,谓吴越王亦尝称帝改元,而求其事迹不可得,颇疑吴越后自讳之,及旁采诸国书与吴越往来者多矣,皆无称帝示年号之事,独所刻贡院前桥石刻“宝正六年,岁在辛卯造”,然则宝正尽六年,次年壬辰,有天竺日观庵经幢,复称“长兴三年八月”,用(后)唐明宗的年号。其年三月,武肃薨。方寝疾,语其子元瓘曰:“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于是以遗命去国仪,用藩镇法。钱镠审时度势俯首称藩,用保境安民的政策,才保得三代五王72年(907—978)的国祚。
姚杰军有一曲《孩儿巷 凤凰街》的单曲,收在《在杭州》,在虾米音乐APP里可以听到,可只是纯音乐,没有歌词。
听着歌曲,悠扬的笛声,从凤凰街的上空传来,凤凰涅槃而出,刹那间天空一片红。通过时光的隧道,向现在传递着苍老又不旧的旋律。
这样的一种听觉感受,也许只有笛子这种古老而苍劲的乐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一开始我希望有歌词,这样我就能从中找到凤凰的故事,凤凰街的历史。听完音乐,或许没有歌词会更好,没有了定式地思维,每一个听过《孩儿巷•凤凰街》的人,出现在脑海中的那个场景定是各不相同,延伸出无数的可能。
或许下城区的干部们可以思考思考,把凤凰街拾掇拾掇,就像隔壁的麒麟街那般。再在街上放一曲《孩儿巷•凤凰街》,来再现江南杭州的文化。
岂不美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