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梁思成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了吗?"——林徽因
婚后的林徽因,一直扮演着三个主要角色:母亲、妻子和建筑学家。人们总喜欢谈到她婚前的情感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她婚后的样子。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对孩子是疼爱的。
1929年,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出生,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饮冰室"书房雅号。
1932年,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出生,意为纪念宋代建筑学家、《营造法式》的作者李诫。
为了纪念孩子的出生,林徽因写下了至今仍在流传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作者】林徽因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对子女的教育十分在意,女儿梁再冰小时候十分喜欢看小说,林徽因怕她过度痴迷,还用画漫画的方式巧妙地告诉她:要适可而止。
她和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自然十分期望子女都可以走上这条道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会带孩子亲临现场,耳濡目染建筑学的魅力。
但事与愿违。1946年,女儿梁再冰报考清华建筑学系,因"成绩未达标准",未能进入清华,最终被北大西语系录取。1950年,从小被寄予厚望的儿子梁从诫,按林徽因的要求,也填报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只因两分之差,被清华大学拒之门外。面对这个结果,林徽因无法接受。她对儿子的成绩是了解的,于是她申请复核了梁从诫的高考试卷。最后林徽因在梁从诫物理试卷的反面,看到儿子写的一行小字:我喜欢历史,不喜欢建筑学。
这对悉心栽培孩子的林徽因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回家后,她反思了自己多年来对孩子的教育,以及自己是如何把想法"强加"给孩子的。最后,她与孩子们促膝长谈,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了解了孩子们的想法,双方解开了心结。
林徽因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这让梁从诫十分开心,第二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右二:林徽因;右三:泰戈尔她是名满天下的才女,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建筑学家,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并不像外在的成就与功名那样的耀眼夺目,但这份对孩子的爱,比所有的一切都要有意义。
林徽因一生经历了近代中国的所有苦难。梁从诫回忆:1946年他曾问过母亲:"如果当年日本人进入了四川,我们该怎么办?"林徽因回答"中国念书人总有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么?"
母亲,是她所有角色里最普通也是最伟大的。
作为妻子,她与梁思成可以说是"相濡以沫"。
作为建筑学家,林徽因的工作很辛苦。她跟随丈夫梁思成在外地考察的时候,住过偏僻阴冷的地方,吃过难以下咽的食物,住过满是苍蝇蚊虫的宾馆。
日军占领北京,她举家远离北京。那时候的她病情严重,却依然照顾疾病缠身的丈夫和孩子们。并在病榻上,她通读了廿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为写《中国建筑史》搜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
作为建筑家,她是著述颇丰,成绩斐然,享誉海内外的学者。
林徽因夫妇受美军邀请,在轰炸日本前夕,提出方案,保护了日本奈良许多古代建筑;
与梁思成共同编写了一部奠定中国建筑学的巨著《中国建筑史》;
帮助梁思成完成了对《清式营造则例》的译著
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负责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格局设计;
重新发掘了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延续了它的生命。
莲灯
【作者】林徽因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
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
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
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
像一叶轻舸驶出了江河——
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
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
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
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林徽因去世后,她的好友金岳霖为她写的挽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作为母亲、妻子和建筑家,这是林徽因,用一生给梁思成的答复。
作者:菁莘
编辑: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