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090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134天(2023.5.27,星期日)
问题:妈妈离开孩子哭闹不停,妈妈拐回来给予满足和安抚,但妈妈再次离开时,孩子依然哭闹。这时怎么了?为什么补偿孩子的需求了,他还不依不饶。
解答:那里边可能有某些分离焦虑的信号。孩子有时候是在确认。他在确认“你到底是否会稳定持续地一直像刚才那样爱我。”
这就要探讨探讨家长该怎么补偿早期受忽略的孩子。
首先要补偿的是他退行后的原始需求。很多家长对“补偿”就理解到此了,没有第二步。宝宝对妈妈的原始需求就是某种占有,然后就跟你粘着,就跟你在一块,缠着粘着。
第二步是,满足原始需求之后,施恰当的挫折以恢复自我功能。这才是恰当的补偿。
所以家长要去观察孩子每次的耐受点在哪。耐受与信任建立是一直在发展,如果不做恰当的挫折,你就感受不到你的孩子到底有没有发展。他跟你在一块是挺好,也不闹也不哭,因为原始需求被满足了。但是他的耐受没有发现,自我功能没有发展呀。就是要看的是,症状刚爆发的时候,我一分离孩子崩溃,现在是我跟孩子说说弄弄安抚安抚,孩子会哭一会但不崩溃了,他的自我功能就好像恢复了一点。下来,慢慢跟孩子讲,即一点一点地完成让他自己重新立起来,从新从退行的那个年龄段再回到当下的年龄段。补偿不是一味地补偿,而是像做康复训练一样:一方面去满足一方面又在做训练。这种训练实际上就是那种恰当的挫折,恰当的分离。这种分离不是走开而是在观察,你走开然后回来看反应:有没有变得更耐受一点,更好了一点。如果有,立马鼓励强化。“哎,你看宝宝,这次你就没哭,跟妈妈说说,这次是咋想妈妈的,这次就没哭?这次咋真么好,为什么?”这些全是理性自我的介入。因为你在满足的时候可能是抱抱亲亲,喂吃东西,这些全是满足原始需求,接下来还是要有理性介入的。否则就不是正确的补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