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12769395805f3ecf.png)
1、第一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3235a6783e6ff0d5.png)
阳阳出场的时候,带有那时文艺青年特有的骄傲、愤怒、冷漠和好奇。但她却成为宿舍里第一个谈恋爱的。放在今天去看,那个身为“普通人”的男朋友,有着太多妈宝男的特质:本是年轻的感情,却追求了太多的稳定和日常。这就解释了,大半时间泡在文学论坛的她,在遇见大澍时,为何会心潮澎湃。
大澍,完全就是一个事业尚未成功,但对艺术全身心投入的形象。他的生活细节,证明了他与整个世界的对立:用台虎钳改造的酒精炉煮奶茶、从大街上捡破沙发、在郊外打BB弹弓。这同样也解释了,一个不自由的阳阳,为什么会爱上极端自由的大澍。
阳阳果断地闯入了大澍的生活,也果断了进入了一个她自以为更好的自我。一起成天无所事事、一起挤在南码头简陋的屋子里高谈阔论。阳阳常常体会到一种细微的抽离感。阳阳开始认真地“写一点东西”。小说酝酿了两个星期,真正完成只花了两个晚上。蘑菇在网络上出的出现,就像是另外一个阳阳。她一语道破的小说的意象:只有她的等待,焦虑,空虚,什么都做不了。
大澍的好运迅速到来。他侵犯式的摄影方式:不使用变焦镜头,长焦镜头,吸引了西蒙的注意。这个诗人模样的伦敦男人,不假思索地答应给大澍做一次个展。大澍开始意气风发的时候,阳阳却质疑自己遇到了困境。整个夏天,他们都在筹备展览的忙碌里度过。但是生活方式的相左,还是让阳阳打定了主意:还是得找个工作。
大澍的展览上,只有她一人迷惘不安、不时看时间。大澍的作品呈现绝对的触目惊心,将人们视而不见的东西无限放大。这反而让他成为全场的焦点。所以,阳阳此刻焦虑、沮丧、嫉妒,每一种强烈的情绪,大澍是完全感觉不到的。什么东西正在崩溃,不仅仅是在这个晚上。
在经历了一个莫名的奥地利小城居住计划以后,阳阳提出了分手。异国旅行的各种意外和细枝末节,反而将他们的矛盾进一步放大了。
小说的第一部分,可说是最精彩的。文学论坛,曾经是多少现在已经成为老文艺青年的文学温床。展示了在网络还不够发达的时空里,文学和艺术是如何在城市的荒芜地里滋长,少年爱情又是如何发生和消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12769395805f3ecf.png)
2、第二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3235a6783e6ff0d5.png)
一个人回到上海的阳阳,过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接下来,她要独自面对整个世界了。回到杂志社的办公室,行尸走肉的同事们也是很勉强地说了些客气话。只有和她一起入职的主编,才是真正地在意她。下班后,他们去了公司楼下的火锅店,这是他们第一次私底下吃饭。席间,主编说了很多她完全不能感同身受的道理: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你这样容易;大概你们这些大城市的年轻人都是这样。回家以后,蘑菇在网上跑出来跟她说话:写作和人生,不是一回事情嘛。
借蘑菇的吉言,她开始认识新的小伙。她的生活进入一种迷失的重复,每一次都不长久。她打算重新开始写小说。她梦见大澍,从梦里醒来满脸都是惊恐的泪水。去学校开会的时候,偶遇介绍她工作的上官老师。阳阳无意间说出心底话:我以为写小说就是为了脱离人情世故呢。
阳阳去一家过分隐蔽的咖啡馆,参加山丘的新书发布会。山丘四十岁出头,个子不高,白,其貌不扬。但在发布会上表现出的,既狡猾、又严肃;既讥讽,又宽容。阳阳感觉到他令人神魂颠倒的魅力。以至于第二天晚上,她再次跑到咖啡馆,尝试和山丘偶遇。这次刻意的偶遇,触发了感情的火苗。他说道:又瘦又完美。
山丘带着她去参加一场在海鲜酒楼举办的婚礼。新郎是山丘的出版商。新郎请的这一桌,大多是和文学有关的。可他们的谈话出乎意料地无趣:大部分都发了财,小部分依然贫穷。整顿饭他们都没怎么说话。阳阳提醒自己:不要犯傻,绝不能把这当成是爱情。
没想到心想事成。他出差回来,立刻约她去他家坐一会儿。阳阳没想到,他竟然过着一种与他的处世方式看起来完全不匹配的简朴生活:房间里的家具都很久,但是非常整洁;书桌上除了茶杯没有多余的东西。
小说的第二部分,可能描写得更加现实。也许只有结束了少年爱情,才算是真正地入了社会,成了青年。似乎文艺青年也逃脱不了这个现实。又比如文化界的人生百态:乌糟糟的诗人,也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12769395805f3ecf.png)
3、第三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3235a6783e6ff0d5.png)
现实是残酷的,阳阳最终还是和山丘分开了。她早就当上了副主编,也再没动过辞职的念头。噩梦却变成了寻常的事情。一个人的黑夜里,时空不停地重叠。她因此再次迟到。主编找她谈话的时候聊了很多。尽管她从没把他当朋友,但杂志社里的任何一个人确实是她的朋友。尽管她不承认,但是这些确实是她人生中最牢固的一部分。除了这部分,她其实一无所有。
阳阳辞了职,可重新找个工作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简单。蘑菇建议她重新开始写小说。蘑菇说:经受挫折才是对的。但在创作中是很容易绝望的。写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她的身体出了问题。看病回来的地铁上,闪过一块广告牌,是大澍的脸。晚上,她给大澍打了电话。在一长通对话里只说出一个道理:最后有一个比较,到底谁比谁更绝望。
命运之神三个月以后光顾了她。她的小说得到了一个小说比赛的一等奖。住院前她看到一个小说奖项的启事,她翻出弃置的长篇,把第一章节揉成一个完整的短篇,发了出去。主办方要求她去北京参加颁奖。飞机晚点,阳阳半夜才到达酒店。坐着机场大巴开往市区的路上,她忽然感觉像是第一次出远门一般。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已经不再期望在荒原、巨山,或者无法泅渡之河里遇见另一个伙伴。对于写作,同样也是最艰巨的问题:到底为何如此执迷于写作。
阳阳早就学会了如何面对一屋子货真价实(或者弄虚作假)的知识分子。但是此刻,她依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在一群年轻的一等奖获得者里,她显得尤其格格不入。就在昨天,她还以为人生中的大时刻就要到来。
小说的第三部分,就如同现实的残酷永远不会结束。学会了如何活着,却又如同不停地在丢失。最终好像还是找不到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12769395805f3ecf.png)
4、感悟和感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855/3235a6783e6ff0d5.png)
我第一次读完这个文本,是在陌生城市郊区的空房间里。半夜两点半,我从床上坐起来,小说里的疼痛,怎么可以如此感同身受。但是,这一次读完,感觉又是不一样。疼痛,或许还是一样的。可作为成长中的作品,还是有其自身的问题。比如前半程更漂亮,到后半程越写越短。
小说里,周嘉宁其实提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一个并不是一穷二白的文艺青年,如果尚未取得写作上的任何成就,又无法全心投入自己的日常,又该怎么办?
【本文由“达米文字社”发布,2017年11月10日】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