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带着孩子看《狼狈为奸》的成语故事。视频里出现的镜头让孩子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狈为什么不从栅栏缝里钻进羊圈?”
视频内容拍照这一段时间,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让班里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个成语故事,班级同学分享完毕,老师还要求家长在孩子放学后再给孩子讲一下这个故事。我不是太会讲故事,就每天先带他看成语故事,然后自己在给他讲一遍。今天,是儿子的同学涂涂分享的《狼狈为奸》的故事。
吃过晚饭,我开始按照儿子班级群里老师发布的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开始学习。儿子每天最盼望的,就是看成语故事,因为我很少让他看电视,这基本上是他每天唯一可以看视频的机会。
古诗、英语、数学启蒙、手工、音乐等内容学完后,终于开始了儿子最盼望的成语故事——《狼狈为奸》。儿子一看要看视频了,马上端端正正的坐好,等着我帮他把视频找出来,开始认真的看起来。
当看到前腿短的狈在羊圈外面蹦蹦跳跳,就是跳不进羊圈里时,儿子突然说:“妈妈,我感觉很奇怪,那个狈为什么不从栅栏缝里钻进羊圈呢?”
视频内容拍照“他的身子太大了,栅栏的缝太小了,他钻不进去啊。”我理所当然的说。
“你看看那个栅栏缝,比狈大多了,怎么钻不进去?”豆豆疑惑的问。
我再一看视频,确实,视频里的狈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而栅栏之间的缝隙确实很大,那么瘦小的狈完全可以直接钻进去,哪里还需要费那么大劲儿去跳过栅栏才能进去呢?更何况狈还根本跳不进去?聪明的狈怎么可能会选择那么蠢笨的方式?
视频内容拍照作者的本意应该也不是让孩子去了解动物生活的惯性意识,应该还是要让孩子知道,狈是因为前腿太短所以跳不进羊圈。可是,图片却给了孩子其他的想象空间,这让我想到,这个故事可以变成一个脑筋急转弯,看完视频后,老师问孩子:“狈应该怎么才能够进羊圈呢?”孩子们马上齐声回答:“狈可以从栅栏缝里钻进去。”
哈哈,我只是开一个玩笑,但是这也应该让我们开始思考,成年人编著儿童文学作品,不能只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用成年人的固定思维理所当然的想问题。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看到这些作品,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会不会提出完全超乎成年人预料的看法?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要学会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制作出不能违背基本常识得作品,不能误导孩子们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