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闲来无事,翻到年前与培训界大咖韩颖老师、雅玲老师的合影,想起她们不约而同的夸奖我情商高,之前在STA会员群里也被王曦等多位老师称为暖男,一度让我受宠若惊。我一直认为自己情商挺低的,各位的谬赞让我有些困惑,搞不清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为何差异如此之大,也就是“内外不一致”。
直到今晚看到以下的故事,引发了我很多的反思,很多的感慨。
2
夫妻闹离婚,女方当众批评丈夫没有责任感、缺乏上进心,最离谱的是太太产后抑郁,痛苦得用头撞墙,结果被丈夫取笑戏演得不像。听罢,男方脸色紫涨,羞怒交加,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夫妻就此分道扬镳。
几年后男方再婚,有好事者问妻子男方如何?妻子眉开颜笑:“他上进、顾家、贴心。最重要的是懂得浪漫,所有节日不忘记准备小礼物和鲜花。嫁给他很幸福、很满足。”大家面面相觑,简直不能相信那个自我为中心、油瓶倒了都不扶的男人会有如此转变。
与男方聊起这件事,他尴尬的坦承:上次婚姻的失败给他带来了巨大打击,以至于再谈恋爱时,那些刺耳的话总是浮上心头,每每想起就如鲠在喉。然而日子久了,他却发现前妻那一次毫不留情的“揭疮疤”,反倒成了他的“爱情圣经”。他清晰地明白在经营一段感情时,对方的需求点。按图索骥,逐步克服,最终修成正果。
后来与他的前妻聊起,她感伤地笑笑,问我们是否看过一幅仙人掌的漫画:一个人紧紧拥抱了仙人掌,离开时带走了满身的刺;第二个前来的人,顺利地拥抱了无刺仙人掌,圆满结局。她说:“我知道当初当众挑明他的缺点,完全没有顾及他的面子,做得太绝太狠。可他就像那棵仙人掌,我固然可以拼尽全力带走他一身的刺,但若不让他觉得彻骨疼痛,便无法醒悟,不知悔改。即使他遇见一个更好的人,新的刺依然会生长出来,结果堪忧。因此最好的给予,并不是以牺牲者的身份带走一身的刺,而是让对方痛到再没有生刺的念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1183/79604b323f6939fd.jpg)
3
这是一则老故事,再一次的阅读带给我长久的反思:我们都曾是仙人掌,谁又是我的拔刺人呢?
首先,家庭成员是接触我最多的人,特别是太太。她帮我拔掉了绝大多数的刺,所以她是我最值得感恩的人。
曾几何时,我也像故事中的男人一样,不思进取、不负责任,最让太太受不了的是火爆脾气。因为我情绪控制能力极差,翻脸比翻书还快,一不开心就拉下脸来,丝毫不给别人面子。记得有好几次请外出就餐,为了点小事不开心,我就会全程阴沉着脸、一言不发,让整桌的人都不痛快,也不好多说什么,气氛非常尴尬。
十年前的这张搞怪婚纱照,预示了我婚后的悲催生活。太太从循循善诱的规劝、到亲身示范,甚至鼓励我的一点点小进步,身体力行的践行了“我说给你听、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的培训三步骤。改变的过程就如同拔刺一样,非常痛苦,鲜血淋漓,伴随着矛盾、对立、争吵、暴力,甚至到了离婚的边缘。当我觉察到太太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好我也好,明白她的很多“教导”确实是社会潜规则、而不是个人臆想,感觉到如不改变早晚失去她、甚至失去周围人的支持,我就开始有意识的改变。
太太的言传身教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最后开花结果,心理学术语称之为“下锚”。就拿前面提到的应酬来说吧,我本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开心就好,直到我看到一句话“一人向隅,满座为之不欢”,我突然有醍醐灌顶之感,特意在这方面加强练习。就拿上个月21号晚上来说吧,PCT与DISC两个社群联欢,并非我所喜好,原因是我觉得人数太多,与每个人的连接不够,我更倾向于小范围深度沟通。但当明锐老师邀请我参加,我还是答应了。活动全程,我做到了面带笑容,与在座宾客热情打招呼,赞美夸奖对方,甚至说学逗唱调节气氛,最后还与几位新朋友互留了微信。我给自己的行为打99分,少打1分避免骄傲哈。
我现在的良好行为,几乎都是离不开十年来太太的帮助,她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不断的觉察,然后聚焦在某些方面,最后采取行动。整个过程就是教练三部曲:觉察、聚焦与行动。
顺便提一句,感情方面,我还应该感谢初恋女友。被爱的时候,从不掩饰伤人的锋芒,有恃无恐,觉得无论怎样肆意伤害,那个拥抱你的人,永远不会离开。直到有一天,那个人抽身而走,而最可怕的是,彼此挣开的刹那,连着刺带着皮肉、血淋淋的、痛得哆嗦,才明白什么是两败俱伤。这段记忆深入骨髓,终再难忘。情感专家张怡筠说过:恋爱最重要的使命是能够了解自己、培养爱的能力。经由这段感觉经历,我也进一步认识自己,看清了自己身上的刺。因此也借这篇拙作,像前女友表示谢意,祝她永远幸福!
4
其次,作为职场中的一员,我应该感恩的人是我职场上的领导和同事,他们也是我的拔刺人。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前任领导万海英教授。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万教授为我争取的,只是后来,我工作马虎、团队协作差、喜欢抱怨,完全沉沦了。记得2006年中秋,皓月当空,万教授邀请几位同事在小绍兴大华店共度佳节,大家把酒言欢,聊工作、聊生活、聊理想。万教授有心拉近彼此的距离,而我一脸木讷,光顾着消灭席间的美酒佳肴了。万教授苦口婆心,教导了我很多次,一心想帮我拔掉职业素养方面的刺,只可惜我年少轻狂、自恃才高,听不进去,最后以离职而告终。多年之后,当我一再碰壁,当身上的刺扎伤自己的时候,我才明白自己曾经让领导伤心失望过。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1183/7fb0b10d33f37186.jpg)
时至今日,我领悟到工作除了给我们带来钱,还有更多的良好习惯,如守时、负责、协作、耐心等。面对工作,我的焦虑愤怒少了,开心笑容多了;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少了,认可赞美多了;一味抱怨少了,想法行动多了。
自我教练中,3M是其中的重要工具,包括:意识mind、情绪mood、行为movement。三者相互影响,而核心是改变意识环节,继而改变情绪与行为。同时也感谢我所有的同事们,是你们的一路支持,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让身上身上的刺慢慢变少。
5
最后,我应该感谢的是培训圈的朋友们!是你们通过学习,让我进一步成长,加速了拔刺的过程,人生更加丰满。
从2014年接触培训以来,已然成了我最重要的个人爱好。接触培训后,我发现了人生的另外一片天地,培训师也是我见过正能量最高的人群,其中大师辈出,包括讲教练式培训的王鸥飏老师,讲TTT的刘丹老师、讲商务演讲与表达的邢晓翔老师、讲销售的季婉老师、讲中层管理李骏老师,不胜枚举。如果说有“精神财神”的话,这个圈子是最多的。
就个人成长来说,拔刺最狠的,当属上海培训界的“毒舌”顾宇老师。他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要求之严格令人发指,每年的推优大赛几乎就是他的个人脱口秀。就拿形象来说吧,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平时穿着很随便,一件外套、一条牛仔裤就能混一天。结果顾老师看不下去了,我被当成反面典型,每次必讲,让我在朋友面前很是难堪。为了耳根清净,我不得不抹上了发蜡、换上了西装马甲和衬衣、打上了领带、穿上了皮鞋。当我站在镜子前,突然发现整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神采奕奕、自信满满,专业与权威瞬间树立起来了。以前只是了解“形象走在能力之前”这句话,现在是理解:把形象理解成尊重,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就这样,我又拔掉了身上的一根刺。
![](https://img.haomeiwen.com/i4011183/e0d6bc5b7c9b70d5.jpg)
6
记得曾经听过一句话:幸福使人长久天真,痛苦使人迅速成长。人痛了,知道下一次不要再拥抱仙人掌;仙人掌痛了,才知道收敛起它的刺,不要再让拥抱它的人负伤。
我对此感触颇深:来到上海的十年,也是我从浑身长刺的男孩到三省吾身的男人的蜕变之旅。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开始改变:点菜的时候先询问别人的意见,唱歌的时候不再抱着话筒不撒手,亲人的生日、纪念日和节日记录在手机提醒中,送花不再随便拿一束就走、里面夹了菊花都不知道;在与朋友的谈话中温和地倾听,直视对方的眼睛,体察对方的心情,多调动对方的正向情绪。诸如此类。
当然,还是会有伤处痒痒的时候,那是想要生出新刺的欲望和挣扎。咬咬牙,生生把冒出的那一点刺头儿奋力挖掉,永绝后患,也就是新一轮的察觉、聚焦与行动。
今天初五迎财神,有朋友提及财神分为物质财神与精神财神,不禁脑洞大开。愿大家通过学习与成长,除了迎来物质财神,也迎来精神财神,获得个人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