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谓一下子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除了让全国人民一起体会了一把“月子”的滋味外,我想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前辈一直告知我们的一个道理:「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全国上下经济体经过这次打击,算是彻底警醒。大到西贝这样的企业,都差点扛不住,更别说作为“经济毛细血管”的众多个体经商了。
多少公司的存亡在于现金流。这次疫情过后,一批平日里现金流吃紧、投资激进的公司将不复存在。不仅公司,对于我们个人更是如此。
疫情爆发后一个热议的话题是:如果一直没有收入,你的存款还能支撑多久?
这里有一个很扎心的真相是: 大多数年轻人根本没有多少存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耳边就一直充斥着“买买买”、“趁年轻就要对自己好一点”、“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声音。满屏满眼都是消费消费消费,不知不觉,你到底买了多少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是在所不惜。
于是,我们的身边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月光族”,甚至还有不惜透支自己信用、欠下高利贷只为满足一时购物之快的年轻一族。
我不反对随着物质条件提高而提升生活品质的做法。适当地奖励犒劳自己是应该的。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值得通过自己的勤劳让自己过得更好的生活。但这不是我们无节制消费的理由。
未雨绸缪不应该是一句空话,经历了这一次疫情,让所有人都冷静了下来,终于有机会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抗风险的能力。钱确实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有钱有资源才有选择的底气,才有say no的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对稀缺资源的利用。用你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的前提就在于是否有充足的资源。
疫情期间看了蔡康永的一句话,深有感触:努力赚钱的人,未必有什么高尚的目标,大家无非是想给自己多一些选择而已:选择住的地方,选择吃的东西,选择生活的方式。
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只为了多一些选择?
因为有的选择,是感觉幸福的基础。
没的选择的时刻,永远是我们最郁闷的时刻。
只要没得选择,我们就会感到身不由已的痛苦。我们被生出来是没的选择的,我们最后会死也是没的选择的,在这生与死的两端之间,我们都渴望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我想这就是赚钱的意义吧。钱不单单是生活的保障,更是一种选择。你有多少能力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
「F U 基金」正如霸气的玉玲姐所说,所谓的Fu** you money 就是你对这个世界反脆弱的能力,你能否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为什么要赚钱,为什么要准备fu** you money?我想这就是所有的意义。
这种选择的底气,就是要学会建立自己的储备资源(包括财务资源、社会资源、 感情资源等等)资源丰富,底气才就够足。
我想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莫过于卡里有存款。这是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底气。
所以,你们可以继续选择「报复性消费」,我要选择「报复性存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