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在老师正式教课之前自主地先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语文学科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更高效地理解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对于学生是十分有利的。
我通常教学生分三步来进行预习,这是由浅入深的过程:
1、排除字词障碍。
学生拿过一篇文本,首先进行通读,对于读不准的字词,进行注音解释,对于读不通的语句进行反复诵读,读通顺。基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时代的确有大的变化,以前我们强调孩子自查字典,因为效率问题,发今也可以在网上查阅,前提是孩子有良好的自律,如果借查阅之时打一局游戏,当然恶果不言而喻。
2、理清文章思路。
了解了主要内容,把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是怎么一步步展开的,主要的思想可以理出一条线。这是需要学生投入思考的地方,是动用学生思维量的地方。
最好,能够有一定的文体意识,异体区别,以及同体之内这一篇与那一篇的细微的区分是什么呢?这有利于孩子对作者的写作思维动念。
3、提出相应问题。
读通了,也读顺了,思路清楚了,那么就要在再上升一步,读出问题,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问题。
能够对文本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思维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课文的提问能力,可以是孩子思考力的来源,越热爱思考的孩子越聪明。
通过以上三个台阶,力求学生思维参与,使学生带着自己的头脑学习,越学习越聪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