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事评析
《朗读者》的性感和悲伤——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朗读者》的性感和悲伤——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 木右日 | 来源:发表于2020-11-15 15:14 被阅读0次

        2008年《朗读者》上映,横扫金像奖、奥斯卡各大奖项,女主角凯特·温斯莱特从《泰坦尼克》走过十年,由青涩走向成熟,凭借这部影片拿到奥斯卡小金人。尽管《朗读者》没有在国内院线上映,但豆瓣上依然有超过53万人看过,评分达到8.6,排在top250第233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好的电影是复杂的多维的,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有人在影片中看到爱情,有人看到温斯莱特的美丽性感,有人看到跨越年龄的情欲,有人看到人性善恶纠缠,有人看到纳粹与正义,有人看到懊悔,有人看到赎罪。我们想讲的是和读书有关的那部分。

一、少年与妇人

        温斯莱特在《朗读者》中扮演汉娜,汉娜是个迷人的德国妇人,美丽、成熟、性感、直率,唯一让她自己难受的是文盲的身份。汉娜在公交车上担任售票员,虽然穿着的仅仅是售票员制服,却英姿飒爽的像个德国女军官,回眸时的面孔让人惊艳。也许是命中注定吧,稚嫩而帅气的米夏在公交车上遇到了成熟性感的妇人汉娜。米夏在公交上猩红热发作,汉娜替米夏清理了卫生,然后送他回家。

        病愈的米夏买花去感谢汉娜,却在门后无意目睹了穿丝袜的汉娜。14岁的米夏,血脉喷张、神魂颠倒、不知所措、怦然心动,如同郭襄遇见杨过,第三个愿望、一见误终生。但米夏比郭襄幸运,汉娜对米夏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虽然有21年的年龄差距,但并不妨碍两人情欲的迅速升温。情和欲交织,由欲生情,也由情生欲。米夏在餐桌上神游万里,一边吃饭一边品味和汉娜的性爱交缠,电影镜头在性爱与美食间闪回,真个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从此,汉娜为米夏作性爱引导,米夏为汉娜朗读世界名著。这便是电影名称的由来罢。每次性爱前,汉娜都要求米夏先朗读一段,或者是《战争与和平》,或者是《奥德赛》,又或者是《女人与小狗》。

        然而,爱永远要接受考验才能成为真爱。好景不长,汉娜为了不影响米夏,为了逃避自己文盲的事实,选择了离开米夏。时间一晃而过,再见时却是在纳粹审判庭上,青年米夏看着汉娜被指证为纳粹,激动与恐惧都有。原来,二战期间汉娜在集中营打工上班,负责的是挑选被杀者。当年的集中营同事透露,汉娜每晚会选择一个识字的少女来为她读书,然后第二天送这名少女去极刑。汉娜的纳粹身份让米夏无比慌张、不敢靠近,在正义、大义与爱情之间惊慌失措。曾经为米夏清理秽物的汉娜,曾经坐在教堂里看唱诗班的汉娜,曾经为了书上故事痛苦的汉娜,实在无法让人相信她是邪恶的、该死的、不可饶恕的纳粹。但善良无法掩盖罪恶,善行无法替代审判。在审判庭上,法官问汉娜为什么要去集中营当帮凶?汉娜的解释是挣钱多,她原本在西门子公司工作,但集中营的工资更高,“同样是按按钮,集中营工资高一倍,该怎么选择?”汉娜反问法官会怎么做?法官无言以对。换成是我们,在不知道集中营是杀人营,工作是当刽子手的情况下,又会如何选择?又该如何作答?

二、善良与邪恶

        汉娜是善良的人吗?在对待米夏上,汉娜毫无疑问是善良的,尽管掩盖了文盲的身份,也并不妨碍她对米夏的真诚与真爱。但汉娜作为刽子手的罪行可以饶恕吗?尽管米夏证明了她是一个不会写字的文盲,但她依然被判处终身监禁。在对待米夏上,汉娜是善良的女性;但在集中营的工作上,汉娜的作为毫无疑问是丑恶的。

        汉娜对自己的文盲身份极度羞耻,甚至愿意为了掩盖文盲这点甘愿去认罪坐牢、去死。也许她在集中营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作为电影观众的我们却很难去恨她,甚至觉得她无罪。豆瓣有个高赞影评这么写她“爱煞凯特逐渐老去的眼角与眉梢。情恋与爱欲,唯有她的眼角眉梢才能将闪现的一切不可能变成了一种可能,即便面如枯槁,依旧是迷住少年人的优雅与魅力。”用汉娜自己的话说,她只是一个打工仔,只是一个按按钮的人,只是一个做选择的工具,那些犹太人早晚要死、早晚会死。初看时候,甚至希望法庭释放她,好让她与米夏再续前缘。

        然而法庭判她无期徒刑。汉娜的罪是什么?1961年,犹太裔学者汉娜阿伦特从美国前往以色列,亲自观察对艾希曼的审判。艾希曼是德国纳粹头子,万湖会议的召集人,集中营的建立者,手上染着几十万犹太人的血。艾希曼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称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和电影中汉娜为自己辩护的说法如出一辙,并不知道自己在作恶,自己是集中营这个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罢了。艾希曼最终被判绞刑。

        这之后,阿伦特返回美国,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艾希曼审判的报告》,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影响整个学界。阿伦特在全程参加审判后,认为艾希曼罪大恶极,并在后续评论中指出,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另一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第二种更甚于第一种。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朗读者》中的汉娜是毫无疑问的、确定无疑的“平庸之恶”。“平庸之恶”是无知之恶,是麻木之恶。并非二战和集中营造就了平庸之恶。明朝末年,袁崇焕深得末代皇帝崇祯信赖,由文官转武将、率军阻击后金侵明,努尔哈赤、皇太极屡屡被他阻击。史书上写着,至此时,皇太极用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离间计,破坏了崇祯朱由检对袁崇焕的信任,被召回北京、处以极刑。史料记载,袁崇焕死的极为惨烈。因受朝廷舆论影响,京师居民确信袁崇焕“召敌入京”“献地讲和”,对袁恨之入骨,纷纷“争唅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所谓活剐者也”。亲眼目睹袁崇焕惨状的夏复苏说“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唅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袁崇焕叱咤一生、驻守边疆,死后沦为北京城老百姓嘴里的食物,被普通人食其肉、喝其血,何其悲惨?不知者无罪,能解释这样惨烈之事吗?“平庸之恶”,一至于斯。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面说群体会表现出极端化、情绪化以及低智商化等特点。俗话常说,“法不责众”,因此只要是大多数人在干的,哪怕是杀人放火也不会害怕。去年中国新闻网报道了一起墨西哥的杀人新闻:墨西哥中部小镇阿卡特兰,一对农民叔侄被一群暴徒拳打脚踢后,又被淋上汽油活活烧死。在场的几名警察完全无法阻止汹涌的人权,只能任由事态发展。而这一丧心病狂的杀人事件根源,是网络谣传这一对叔侄是拐卖并杀害多名妇女儿童的凶手。实际上,这对叔侄死后被证明是清白的,甚至连挑起杀人怒火的拐卖案件本身都是捏造的。没有后续报道,不晓得作恶者是否得到惩罚。

        网络时代从来不缺流言蜚语,从来不缺恶意中伤,从来不缺假象乱象。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沦为平庸之恶。2017年,网络曝出陕西榆林一起产妇跳楼案。事发后,医院表示曾三次建议剖腹产,均被家属拒绝;舆论的矛头指向产妇的丈夫和婆婆;紧接着,家属发声解释,提出是医院医生拒绝剖腹产。舆论的矛头又开始指向批评医院。然后,医院再次公布新的说明和监控截图,称产妇曾两次下跪要求剖腹产,家属则拒绝沟通。之后,家属方再度回应称监控中的画面并非下跪,而是疼痛难忍下蹲。真真假假,善善恶恶,面对海量信息,谁能弄清楚何为善?何为恶?

三、世上没有洪七公

        作为普通网民,并不具有核查真相的能力,也没有大小新闻都去核对真实的时间与精力。难道我们就只能沦为“平庸之恶”的棋子抑或是暴民吗?金庸在《射雕英雄传》最后刻画了一个场景,至今仍然难忘:华山论剑到了最后,第一反派裘千仞束手就擒时,问在场的各位英雄好汉:“哪一位生平没杀过人、没犯过恶行的,就请上来动手。在下引颈就死,皱一皱眉头的也不算好汉”。裘千仞言下之意,人孰无过?谁能没犯过错?在场英雄各个犯难,无人敢出来应答。这时候,洪七公站出来,大义凌然道“我一生杀过231人,绝无一个错杀误杀!”

        人无完人,扪心自问,从小至大、少年到青年、青年到老年,几十年没犯过错真是太难了。世上真有洪七公吗?真有人能做到探寻所有信息,判定一个人的善恶,然后决定他的生死吗?世上没有完人、没有圣人,也没有全知全能的人,每个人都有善有恶。

        四、让子弹飞一会儿

        平庸之恶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无知无畏。大部分的普通人,我们每个人就像无知的汉娜一样,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不觉得,甚至不判定自己在作恶。特别是全球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互联网缩小了地球,缩小了距离,把世界上每一个人链接在一起,这种联系空前紧密。网络作为一个加速器、放大器,虽然网络本身没有善恶,但却加速了传播、汇集了微小的力量。个人、平民微小的力量得以汇集,尽管每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汇集起来的却是如同汪洋大海一样的民意。如果这股力量是正面的,那可以推动国家改革、甚至是社会进步;如果这股力量是负面的,以言杀人、致人死亡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乌合之众》的担心就会成为现实。

        无知而发生,无知而发泄,无知而审判,以偏概全,这些才是“平庸之恶”。老祖宗早有定论,“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才更可恶。诚然,在网络时代,给个差评、肆意骂娘,当个键盘侠并无大的过错。但不了解事实真相,就乱发议论,实乃新一轮暴力之首,与平庸之恶相去不远。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局限,不可能全知全能、尽善尽美。也许我们很难达到洪七公的状态,对一生毫无愧疚、百事百对,对每件事追根溯源、断善定恶。然而,我们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不要着急暴怒、不要着急审判,甚至不要着急同情。与其轻信,不如做一个不随意发表议论的人,做一个不附和能思考的人,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多问一个“为什么”,不要随意下判断,为一切行为负责而不是推卸责任,不管是不是在虚拟世界。这些才会帮我们构建更好的网络,更好的世界。

        《朗读者》的后半段让我们看见了一种可能性。狱中的汉娜努力学习识字,靠米夏的录音磁带学习拼写、给他写信,存着有限的钱,等待出去的那天赎罪。读书改变汉娜。也许并不能得到最终的原谅,但没有人会在看完影片后觉得汉娜是个该死的刽子手。世界本无所谓善恶,是我们人类定义了善恶、区分了善恶,是我们创造了关于善恶的知识,完善了关于善恶的评价。善良并非天生,而靠教化、靠学习、靠读书。读书不仅改变命运,也教化人性、改造人性。我们会被蒙蔽一时,但学习、读书、思考会使我们更加智慧、更加清醒,会让我们认识错误、试着去改正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也许这正是《朗读者》想告诉我们的最终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朗读者》的性感和悲伤——当我们谈论读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mn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