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音
人一出生就有了需求。
当我们还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用哭声来表达需求。
但那个时候,所有的需求都只能用“哭”这一种方式来表达。
当我们渐渐长大,开始慢慢的学习社会上通用的一套方式方法去表达自身更加明确的需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偏差。
当我们的家庭不能够为我们提供完整正确的这样一套方法或者说工具时(这往往是常态),我们会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习惯性的用愤怒和指责去表达想要得到关爱的需求;用习惯性的逃避去应对情感上的忽略等等。
武志红老师一直强调的原生家庭对于每个人贯穿一生的影响,其实在一开始在关于自我需求的表达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印象中我有一位大学老师就深受这种困扰,她在课堂上分享家庭里的故事,说到她母亲扮演的是一个很专制,很凶悍的一个角色,经常性的处于一个愤怒的状态,但往往一家人都不理解她母亲内心真正的需求。等到她自己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的时候,发现自己也在重复她母亲的这种愤怒来表达需求,有时候甚至不受控制。
这些问题就很深刻的影响了她和丈夫之间以及与婆婆之间的相处。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很是感慨,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老师尚且还在因此而困扰,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的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这种对于自身需求的把握是可以通过不断的操练去做到的。
当我们慢慢的了解了自己在表达自身需求时所采用的错误方式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按照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论去刻意练习,以实现跟他人的有效沟通:
1、表达观察到的事实而不是主观评论;
2、尝试用更贴切的字眼表达自身情绪及感受;
3、找到感受底下自身的真正需求;
4、说出具体的要求以请求他人的帮助。
由于习惯根深蒂固,所以虽然看起开很简单的方法论,改正起来却很困难。但只要坚持去做了,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