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年回家这事多半有些逃避,因为不想被催婚。即便这种戏码已经上演了好几年,我仍然没从拙劣的演技与尴尬的氛围中学会自洽。被捆绑与拘束的感觉由始至终没有改变过。
在李松蔚老师的公众号里看到一篇问答,关于催生的。里面有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也许父母的催婚如同文中提问者被催生一样,是我转移对内心自我矛盾的美好借口,有了父母的催婚,我可以把我的焦躁不安发泄到他们身上,而忽略掉自己真正的问题。
我,到底要的是什么?
扪心自问,我并不是那么独立自主,想要完全孑然一身的独身主义者。我仍然渴望家庭的温暖。但同时,我又害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里的磨合与挫败。我太害怕一段关系的结束,我没有学会如何从一段感情里毫发无损的抽身。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一而再再而三的喜欢上不喜欢自己的人,因为知道他不喜欢自己,不会有发展亲密关系的可能,我就可以放心去喜欢。但是又敌不过人作为自然物种天然自带的占有欲,每每患得患失,飞蛾扑火,岂不知这番悲壮都是自己自导自演。一方面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告诉另一个自己说,看,不是我不想谈恋爱,是人家真的不喜欢我哦。
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呢?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去认识更多的人?这对社恐的我多少有点难度。如今,我也不晓得哪个男生还能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为之再主动一次?这个可能随着年岁的渐长越来越渺茫,年纪的增长伴随着的是对纷繁世界的冷静与清醒,而悸动多少有些强人所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