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松山湖学校郝东老师朋友圈)恐怖的“小升初场面”!
这背后除了优质公办学校不够、非本地户籍人口多的原因外,我最担心还有一钟原因:推卸压力!
觉得孩子只要在优质学校里读书,成功概率就大了。(这种逻辑其实是很不靠谱的焦虑导致)
事实上,做老师的都知道,基因和智力好的孩子是最低配置,其次重要的是这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这一点其实依靠父母专业的培养。
3岁开始的生活习惯管理中就在决定未来了,早期管理时随意而为,到了小学又盲目乐观,进入初中就开始指望“优质学校”来替自己操办。
本来,原本不用这么拼命地去挤那点“公办班学位”,只要孩子一开始教育是就按照科学的方式,做好父母本份(并非一定辛苦就看怎么弄了)
最简单的一个现象,100位小学一年级父母,同时参与“作业习惯训练计划”,其中有1/3的父母出于自己的执行力原因不能坚持下去,而且总时间才两个半月,就坚持不下去了,做为标榜自己多么多么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父母,这个数据说明什么呢?
人就是这样,宁愿挤破头排通宵抢学位,也不愿意自己早期辛苦两个月。说到底,执行力和意志力不是所有人有的,父母的爱也会输给意志力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