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游记--篇章2

作者: 那就叫夹克吧 | 来源:发表于2022-08-02 14:20 被阅读0次

    朦胧中感受到光线的虚晃,我猛的惊醒,强烈的阳光经由窗户,扎进了酒店房间。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时钟显示的五点三十,我大为惊讶。这阳光刺眼程度,甚至比肩南方地区的晌午。我是夜里两点多开始的睡眠,敢情这才进行了三个小时。再一次地,我被这里的地理环境所折服。为了保证今天日间能有足够的精力用于支配,我决定,延长睡眠活动。

    大概到了八点多,这一次对我进行撕扯的是生物钟。由于长久的早起作习,想要继续延长是相当艰难的,于是我亦不再做无谓的思想斗争,洗漱去了。毕后,才发现早间把我呼唤的光线已经褪去,转了一幅满是灰云(说是乌云又过犹不及)的阴天画卷。

    酒店对面

    九点半,办完续住手续,出到了酒店的外面,阴天让这里的体感尤为舒服。十分钟前,嫂子发来信息说一起去吃这里羊肉烧麦。此前,我对烧麦的印象,只停留在广东的茶点,色黄皮软有通透感,馅多为糯米,口感如粽子软糯。从嫂子家到酒店的路程约至三十分钟,计算了一下时间,我打算先让姐姐回酒店,我自己先在四周逛逛,顺便寻找一些摄影素材。寻找摄影素材,这似乎成了我跟每一个新地方约定俗成的惯例。起初只是籍借粗图,歌以咏志,后面才逐步形成了一个用于叙述完整故事的体系。

    搜寻酒店附近不到几里范围,我的探索还未见花火,很快,便随着嫂子她们已经到了酒店门口,而暂告段落。早上只有我哥和嫂子过来,文文去处理事务了,晚上会再过来。不多做等待,我们即往烧麦店去了,相去不到五分钟路程。

    老绥元烧麦店

    这是一家在当地相对有名的烧麦连锁店,走进店内,一个用玻璃所围起来的烧麦作坊映入眼帘。经嫂子介绍说到,这是因为当地餐饮卫生部门要求,饮食店面需要做到从食材到制作,再到餐桌,完全透明化。这无疑十分受到顾客的中肯。这里的烧麦兜售方式亦可做一说,其以烧麦皮,重一两为基数。显然,这让未曾经历的顾客,诚如我,对此准则无从下手。不过有嫂子在场,最终在她的引导之下,我们点了这里最经典的两种烧麦:清蒸和生煎,各二两

    清蒸羊肉馅

    很快,店家便端上清蒸的羊肉烧麦。在烧麦到达桌子之前,一股淡淡的羊肉味随之在空气中传播。清蒸烧麦的吃法,在当地较为常见的,都是蘸醋碟子。夹一个清蒸烧麦,用其底部均匀蘸上老陈醋,汁液在烧麦的底皮稍作停留,很快便穿透进入其中,与包裹的羊肉来一场浓烈的邂逅。将烧麦送入口中,唇齿的一张一合,清香浓郁的羊肉携令人旷神的老陈醋奔赴而来,口腹中大肆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生煎

    生煎做法的烧麦区别与清蒸,对它的想象能从油光锃亮的外皮中,寻得蛛丝马迹。底部已经被煎至焦黄的生煎烧麦,形色上更拔得头筹,其散发的羊肉味则更为浓烈。如若是油煎爱好者,对此应该簇拥相当。口感上形似生煎包,丰腴的汁水在口中飞溅,有种吃濑尿丸的错觉。

    不到十分钟,我的胃已被二者所占据。最后的场面是,四个人合伙也消灭不了四两烧麦皮所堆砌的成品,只能打包剩下的。稍作休息,我们便驱车前往今天的目的地 -哈达山

    路上皆是这般光景

    透过车窗,能清楚地看到,和疾驰的车子一路作陪的,是延绵不绝的绿野青坡。

    景区门口往外看

    从武川县中心出发,半个钟的车程即到了哈达山景区门口。在景区门口留下几张游客照,去售票处买门票,听闻景区尤为空旷,建议开车进行游览,于是我们便驾车进入。路况不尽如人意,年久失修的道路满是坑洼,高低起伏的车子行驶开来犹如酩酊醉汉。就在离景区入口不到一公里,两边已经被无尽的草原所包围,放眼望去无边际,天空和草原似乎融为一体,我惊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望无际的草原

    正如这首源于南北朝时代的游牧民歌所述,内蒙古在我的记忆中应是如此。当然,我从未到踏足内蒙,何来记忆一说?是的,赋予我形象生动的内蒙记忆的,是一直以来从影视剧情中对内蒙的描述。草原,成群的牛羊和马,身穿鲜明风格衣物的内蒙人在蒙古包里面喝着奶茶,就着手把羊肉正大快朵颐...”

    我迫不及待下了车,飞快地走到草原中,过往对内蒙古的抽象记忆,现在已经得到一部分证实。于是乎,我们便在短暂的停留里,和草原来一场摸爬滚打奔跑跳跃的亲密接触。

    跳跃 摆手

    而后,我们赶往下一景点,达林哈尔游牧古城。这里坐落着一群蒙古包外形,却是用砖瓦玻璃所集成的建筑。这无疑与我想象中的蒙古包,大相径庭。建筑群开外的草原,栓着骆驼和马匹以提供游客骑行体验。

    古城缩影 冷峻的骆驼 正在体验骆驼骑行的游客 达林哈尔牌碑

    车继续往前开,一座印着人像的山坡渐次清晰,我们来到了可汗山。“可汗,为四世纪以后蒙古高原游牧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类似于汉语中的国王”。从山坡的对面远眺,一幅只由亟简线条勾勒的人头像赫立眼前,听说线条是由石头堆砌而成。画面中,人物的怡然神情,面态饱满而传神。便是这几根石头线,足以满足往来的游客对历代蒙古君王的臆想。

    大汉山 游客照

    作别可汗山,我们在一处山脚停驻。因为要在这里搭乘景区的摆渡车前往一处山沟沟(没做记录,找不到相关文献,记不起来名儿)。由于通往该景点的道路路体较为狭窄,只允许单向通行,所以形成了单程模式。买完车票(10元一人),等待时间则需看运气。约至十分钟我们车来了。

    驻足的拍摄 我嫂子拍的

    一路穿行险峻丛生的山体边沿道路,车程约为十分钟,到了。该景点为山体所环绕(取名山沟沟的缘由),这里除了景色相当怡人,其最具特别的是,有一条通往山脚的栈道可供通行。这条栈道前半段略微平稳,其后半段,接近垂直的栈梯,恐高患者直接劝退。如不手扶两边铁链子搭成的扶手,给人一种可在顷刻间坠跌谷底的幻觉。

    只能在视频中截取图片 树木 纵深的沟壑

    这一切的困难,自然是难挡一个热衷野外素材采集者的脚步。经一番体力和思想斗争过后(我算轻微恐高),下到了谷底。这里仅有的游客中心早已荒废,只有一条曲折细长的小溪流经院前奔赴不止。理所应当的,戏耍小溪成了谷底仅有乐趣。

    荒废的游客中心 小溪 还是小溪 我和小溪

    落山时难登更难,简单的谷底搜刮后,需要付出的是比下山谷更大力气和气魄,因为这里只能原路返回。

    东面突兀的山丘 喜上眉梢 奇岩怪石

    至此,这次哈达山的游行接近尾声。虽文字简易,个中的历程却是经久,有爬山涉水过往的读者仅凭文字,脑补出与之相关画面属于轻巧。

    赶在天黑之前,我们就已经驱车离开了哈达山,往武川县中心去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蒙游记--篇章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rh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