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最能代表生气的食物,莫过于野草糯米之合的清明粿。
今年第一次开吃是3周前,从菜场买了豆沙、麻心、笋咸菜3种口味,各7个,带回老家,当点心,刚刚软糯微温,爸爸连吃了三个。妈妈说:丽水的清明粿就是做的好。样子好看,味道也不错。
第二次是回安仁。公公在蒸饭的时候,蒸清明粿。说实话,真的没有诱惑到我。因为安仁的清明粿,糯米成分多,太糯了,样子也比较敷衍。
第三次是上长兄家拿清明粿。这次的有失水准。粿皮上的草还是一条一条清晰可见,显然没有揉捻透彻。胜在馅料还是比较鲜美。
第四次是从九龙湿地回来,路过石牛人家。3块一个的清明粿,吃了松花的和豆沙的,一下子把肚子填饱了。后来想想,是不是个头更大个一些。
第五次是在家里做晚饭吃,萍姑娘带了一个清明粿回来,说是同事送的。我毫不犹豫地说:我吃吃看。果然,她同事妈妈的手艺不错,非常丰富的馅料,不是笋和肉这么简单,很有层次感,非常深刻。
第六次是今天早上,路过早餐店,看到绿绿的,就嘴馋。老板说:这种样子的,叫清明饺,也有圆圆形状的,叫清明粿。豆沙馅,中等评价。
邻居叫我去拿清明粿。哈哈,又有一种新口味,期待。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述814天,坚持锻炼794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