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闻莺
来杭州这么长时间,一直把最美的西湖藏在心底,今天终于要走进她,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体味她的美丽窈窕魅惑。
早晨还在睡梦中,就被敲门声惊醒:“西湖一日游出发了。”有了昨天的教训,我们绝对不会参加他们的一日游了,而且本来也打算自助游西湖的。
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在去西湖的路上,心情愉悦极了。心中的西湖,我终于来了。
从我们住的那个小宾馆出来,距离西湖大概不足500米,真是阴差阳错,被那个一加旅社扫地出门,却住进了我们本来设想的西湖边上。而那个入口是个著名的景点、浪漫的名字“柳浪闻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你真的不能不佩服古人的诗词功夫:这一个“蓦然回首”,表达了怎样的惊喜怎样期盼怎样的偶然和必然,个中滋味,你细细揣摩,唯有这“蓦然回首”才能表达。正所谓“不是妙手偶得、也一定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进了柳浪闻莺的园门,果然姹紫嫣红的花,婀娜多姿的柳,你去抚弄桃花,随风轻舞的柳条儿响你招手,诗人常说“醉卧花丛”,对,这浓郁的香是会醉人的,这轻柔的景是会醉人的,你想如朱自清荷塘赏月那般清醒自得恐怕不大容易。因为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融入这满眼的绿满眼的红满眼的水,而随之惊喜随之嗟叹随之放歌。
小徐已经迫不及待与花媲美了,她映入一株桃花:“照一张吧,太美了!”我们的词汇在如此美景中是那样的贫乏,“太美了,太美了!”我还能怎样的赞美你啊,美丽的西湖!
写道这里,已经停笔很久了,因为我的文字驾驭能力实在不足于表述看到西湖时的心情与感受。
杭州人把西湖作为一个开放景区,让大自然的恩赐惠及天下,也更好地展示西湖的美。
已经走近西湖了,那水,也许不是苏轼看到的那滴水,但一样平波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那柳,自然也不是苏轼见过的那棵柳,但一样在微风中婀娜摇曳,泛起阵阵柳浪;那鸟儿(是莺吗?),一定不是苏轼听过的“莺啼”,也亘古不变地在柳枝桃花间鸣唱——此刻你终于明白柳浪闻莺的具体含义了。放眼水面,渺茫地飘着几只游船,想当年苏东坡曾经乘一艘乌棚小船,由着船夫把桨,挑着夜灯、携歌女欣赏西湖美景,何曾识得这样大型的机动游船。恍惚间千年已逝,人世沧桑,才子也罢、船夫也罢、歌女也罢,俱已成灰,唯有西湖柔美依然,阅人千年、悦人千年。
我走进西湖,弯腰掬起一捧湖水,清凉碧透。哦,西湖,和你如此亲近,是我多年的梦啊!“就这样沿着西湖走上一圈,完全浏览她美丽的容颜。”我们这样商议着,完全沉醉在西湖的春风里。
因为是早晨,湖边游人并不多,有几个公园的空地上晨练的老人,更多的是湖边零星的生意人招徕着顾客。
忽被一处小雕塑吸引了:中间一个棋盘,四周若干老人或坐或站,各具神态,其一全神贯注手执一子正欲落下,仿佛胜卷在握;其一双手胸前交叉,似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旁者一骑坐在长凳上,一手执壶欲饮,一手拉衣襟,悠然自得,胜负与己无关,只乐得看热闹;旁者一站在对弈者身后,一手卡腰,一手指棋盘,伸长脖子,神情急切,几乎能听道他在大声喊着:拱兵驾炮、横车跳马,俨然一战鼓隆隆中的指挥官;旁者一双手倒背,凝神观望,似在摇头叹息:可惜了一手好棋!最有趣的是雕塑的名称:观棋不语。生活之趣味跃然眼前。西湖边这样休闲的老人,看到这样的雕塑一定会会心一笑。
沿着西湖慢慢走着,不知不觉中将柳浪闻莺抛别身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