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管理者,我们在推动员工做事情时,大致会选择2条路:
- 第一条路是,发号施令,也就是直接安排、指挥、命令员工去做事;
- 第二条路是,驱动他人自主自发的改变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
昨天,收到一个来自医院朋友的提问:
- 宣传科小高(化名):我受不了,我们科室主任太气人了。我兴高采烈地做了一个医院重阳节公益义诊活动的方案,连宣传资料都做好了。向张主任汇报结果时,他看都没看,直接跟我说要按照他的意思重新制定一个重阳节优惠活动。你说我以后要怎么和他合作啊?在他手下工作简直太没价值、没意思了。
在医院管理咨询、培训的实践中,类似于小高这类的提问,我们也经常听到,比如:
- 我们主任跟我说话从来都是:你给我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你给我把那个XXX的病案拿来、你给我...
- 我们护士长交代工作时,总是1、2、3,而且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她给的步骤走,否则就会被训。
- ... ...
当和小高细聊后,我发现,其实小高并不是在抱怨他领导(张主任)做的事情是不对的,而是在抱怨他的领导与他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让他很不舒服。
医院作为典型的服务型、智慧型组织,无论是亲和地为患者提供面对面的医疗服务,还是自主自发地学习思考提升医疗技术,都需要关注人和发挥人的价值,人才是达成医院战略目标的核心因素。
每个人都是带着无限的潜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出色地完成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更令人兴奋的了。
无论我们要领导的是整个医院,还是某个科室,只要我们领导的人不改变自己的思维认识和行为习惯,就难以取得有效成果。因为,医院的成功,需要的不是他们的顺从,而是让每个一线员工在执行医院整体目标的行动中全身心的投入。
正如前文所述,作为管理者,我们在推动员工做事情时,大致会选择2条路:
- 第一条路是,发号施令,也就是直接安排、指挥、命令员工去做事;
- 第二条路是,驱动他人自主自发的改变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
单纯走第一条路,可以保证工作被完成,却无法激发出更具创造性、更有价值、更有效的工作结果呈现。第二条路,却是管理者的必然选择。
员工敬业度,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所负责任,而主动投入“脑力”和“心力”的程度。
要完成医院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去改变很多人甚至是整个团队成员的思维认识和行为习惯。
- 要从每个员工的个人发展意向和需求着手,将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医院科室的发展有机的融合起来,实现双赢共进。
- 要从人类内在的自主、胜任、归属的需求出发,协助管理者最大化的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基于数年的医院管理咨询实践经验,我发现:要提升医院的执行力,开会强调、管理考核、鸡汤渲染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 要提升医院的执行力,就要以具体的岗位功能、工作目标为切入点;
- 要提升医院的执行力,就要从每个员工的个人发展意向和需求着手;
- 要提升医院的执行力,就是要切切实实的提升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