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开头我来先描述下doonnext的用途,因为这个方法在线程间的切换时使用的很频繁:doOnNext:由于from与flatmap操作符能发送多个数据,假设有这样的需求,需要在每个数据发送的时候提示一下,告诉我们又发了一个数据,那该如何做呢?
RxJava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操作符: doOnNext() ,这个操作符允许我们在每次输出一个元素之前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提示啊保存啊之类的操作。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在下面的例子中去体会,以便加深了解
前言
上一节教程讲解了最基本的RxJava2的使用, 在本节中, 我们将学习RxJava强大的线程控制.
正题
还是以之前的例子, 两根水管: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b20d3a74dc1f767b.png)
正常情况下, 上游和下游是工作在同一个线程中的, 也就是说上游在哪个线程发事件, 下游就在哪个线程接收事件.
怎么去理解呢, 以Android为例, 一个Activity的所有动作默认都是在主线程中运行的, 比如我们在onCreate中打出当前线程的名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53dac2bb2d7a6680.png)
结果便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daa9bccacd48646f.png)
回到RxJava中, 当我们在主线程中去创建一个上游Observable来发送事件, 则这个上游默认就在主线程发送事件.
当我们在主线程去创建一个下游Observer来接收事件, 则这个下游默认就在主线程中接收事件, 来看段代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4fbf4857bcb56363.png)
在主线程中分别创建上游和下游, 然后将他们连接在一起, 同时分别打印出它们所在的线程, 运行结果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c143d16ceb80c8d4.png)
这就验证了刚才所说, 上下游默认是在同一个线程工作.
这样肯定是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的, 我们更多想要的是这么一种情况, 在子线程中做耗时的操作, 然后回到主线程中来操作UI, 用图片来描述就是下面这个图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def4152ffe1b882d.png)
在这个图中, 我们用黄色水管表示子线程, 深蓝色水管表示主线程.
要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需要先改变上游发送事件的线程, 让它去子线程中发送事件, 然后再改变下游的线程, 让它去主线程接收事件. 通过RxJava内置的线程调度器可以很轻松的做到这一点. 接下来看一段代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6cdf5e50fa85134d.png)
还是刚才的例子, 只不过我们太添加了一点东西, 先来看看运行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3c886309755fc2f1.png)
可以看到, 上游发送事件的线程的确改变了, 是在一个叫 RxNewThreadScheduler-2的线程中发送的事件, 而下游仍然在主线程中接收事件, 这说明我们的目的达成了, 接下来看看是如何做到的.
和上一段代码相比,这段代码只不过是增加了两行代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09e6f4ceeaa9215a.png)
作为一个初学者的入门教程, 并不会贴出一大堆源码来分析, 因此只需要让大家记住几个要点, 已达到如何正确的去使用这个目的才是我们的目标.
简单的来说, subscribeOn() 指定的是上游发送事件的线程, observeOn() 指定的是下游接收事件的线程.
多次指定上游的线程只有第一次指定的有效, 也就是说多次调用subscribeOn() 只有第一次的有效, 其余的会被忽略.
多次指定下游的线程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每调用一次observeOn() , 下游的线程就会切换一次.
举个例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3dc6db351fbb698c.png)
这段代码中指定了两次上游发送事件的线程, 分别是newThread和IO线程, 下游也指定了两次线程,分别是main和IO线程. 运行结果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7eb629c30ca0be31.png)
可以看到, 上游虽然指定了两次线程, 但只有第一次指定的有效, 依然是在RxNewThreadScheduler 线程中, 而下游则跑到了RxCachedThreadScheduler 中, 这个CacheThread其实就是IO线程池中的一个.
为了更清晰的看到下游的线程切换过程, 我们加点lo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b38286113f1d85fc.png)
我们在下游线程切换之后, 把当前的线程打印出来, 运行结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a7a8c7079b08913c.png)
可以看到, 每调用一次observeOn() 线程便会切换一次, 因此如果我们有类似的需求时, 便可知道如何处理了.
在RxJava中, 已经内置了很多线程选项供我们选择, 例如有
Schedulers.io() 代表io操作的线程, 通常用于网络,读写文件等io密集型的操作
Schedulers.computation() 代表CPU计算密集型的操作, 例如需要大量计算的操作
Schedulers.newThread() 代表一个常规的新线程
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代表Android的主线程
这些内置的Scheduler已经足够满足我们开发的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使用内置的这些选项, 在RxJava内部使用的是线程池来维护这些线程, 所有效率也比较高.
实践
对于我们Android开发人员来说, 经常会将一些耗时的操作放在后台, 比如网络请求或者读写文件,操作数据库等等,等到操作完成之后回到主线程去更新UI, 有了上面的这些基础, 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轻松的去做到这样一些操作.
下面来举几个常用的场景.
网络请求
Android中有名的网络请求库就那么几个, Retrofit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它支持RxJava的方式来调用, 下面简单讲解一下它的基本用法.
要使用Retrofit,先添加Gradle配置: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a127eb73ea9c5f5e.png)
随后定义Api接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62d5a72749934c09.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62607242a227ddf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7a90f807f9af2831.png)
看似很完美, 但我们忽略了一点, 如果在请求的过程中Activity已经退出了, 这个时候如果回到主线程去更新UI, 那么APP肯定就崩溃了, 怎么办呢, 上一节我们说到了Disposable , 说它是个开关, 调用它的dispose()方法时就会切断水管, 使得下游收不到事件, 既然收不到事件, 那么也就不会再去更新UI了. 因此我们可以在Activity中将这个Disposable 保存起来, 当Activity退出时, 切断它即可.
那如果有多个Disposable 该怎么办呢, RxJava中已经内置了一个容器CompositeDisposable, 每当我们得到一个Disposable时就调用CompositeDisposable.add()将它添加到容器中, 在退出的时候, 调用CompositeDisposable.clear() 即可切断所有的水管.
读写数据库
上面说了网络请求的例子, 接下来再看看读写数据库, 读写数据库也算一个耗时的操作, 因此我们也最好放在IO线程里去进行, 这个例子就比较简单, 直接上代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2324208/4da87ae922a72eac.png)
作者:Season_zlc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8818b98c44e2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