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周玲继《认知觉醒》书之后的第二本书——《认知驱动》。整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心法,第二部为技法。
第一部分,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复制,价值,利他,以行动影响,被动社交,逻辑层次,语言的塑造,理性的缺陷,二元对立和不确定性等内容。
第二部分,作者着重介绍了认知驱动里的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和感受好处,写下来的5个好处,以及跨界的好处这几块内容。
二,我的感触
1.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逻辑层级结构

发现这两年的做事都是在方法层面,包括学英语,考研,考日语N2,也越来越发现方法很重要,不能靠蛮力。看了这个逻辑层次模型,才整体有了一个直观的把握和定位。
2.进行心理建设
身份-过程-结果
(以读书为例)
结果——每天阅读半小时
过程——写下意义,以改变为目的的输出、实践
身份——通过阅读,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一定是就应该正式自己的心理建设,正式自己的身份建设,把潜意识的心理改造放到桌面上。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就算你不告诉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内心也有一个默认的身份存在。
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我们选择去关注那些事物、忽略那些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3.理性思维也有局限
有时候我们用理性思维时,会把我们限制住。因为我们信息,资源不足,用现在的眼光看未来,势必会大大低估自己的未来,结果将对未来的迷茫和模糊,潜意识地吓住自己,给现在的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4.非黑即白和明确的答案一脉相承
坚持非黑即白的人往往是没有耐心的,他们需要马上知道结果才能安定下来,否则就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忍受不了主确定性,所以作为恋人是会伤神、作为父母时会焦虑、作为孩子时会哭闹……背后原因无非就是希望马上得到明确的解释和答案。
而复杂的世界里,事情的演变需要一个过程,结果往往会有延迟,当下的局面往往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成熟的人并不急于得到及时结果,不会当下的不确定束缚自己,而是保持适当的沉默和耐心,继续专注于手头的事情,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三,本书特色
逻辑清晰,配图简单明了。
语言不啰嗦,很快就能读完。
作者也参考了很多书单,例如《刻意练习》等
四,我的看法
有些感触和作者很相似,比如写下来的意义,环境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