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驱动》书评

《认知驱动》书评

作者: 失落的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13:57 被阅读0次

一,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周玲继《认知觉醒》书之后的第二本书——《认知驱动》。整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心法,第二部为技法。

第一部分,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复制,价值,利他,以行动影响,被动社交,逻辑层次,语言的塑造,理性的缺陷,二元对立和不确定性等内容。

第二部分,作者着重介绍了认知驱动里的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和感受好处,写下来的5个好处,以及跨界的好处这几块内容。

二,我的感触

1.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逻辑层级结构

发现这两年的做事都是在方法层面,包括学英语,考研,考日语N2,也越来越发现方法很重要,不能靠蛮力。看了这个逻辑层次模型,才整体有了一个直观的把握和定位。

2.进行心理建设

身份-过程-结果

(以读书为例)
结果——每天阅读半小时
过程——写下意义,以改变为目的的输出、实践
身份——通过阅读,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一定是就应该正式自己的心理建设,正式自己的身份建设,把潜意识的心理改造放到桌面上。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就算你不告诉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内心也有一个默认的身份存在。

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我们选择去关注那些事物、忽略那些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3.理性思维也有局限
有时候我们用理性思维时,会把我们限制住。因为我们信息,资源不足,用现在的眼光看未来,势必会大大低估自己的未来,结果将对未来的迷茫和模糊,潜意识地吓住自己,给现在的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4.非黑即白和明确的答案一脉相承

坚持非黑即白的人往往是没有耐心的,他们需要马上知道结果才能安定下来,否则就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忍受不了主确定性,所以作为恋人是会伤神、作为父母时会焦虑、作为孩子时会哭闹……背后原因无非就是希望马上得到明确的解释和答案。

而复杂的世界里,事情的演变需要一个过程,结果往往会有延迟,当下的局面往往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成熟的人并不急于得到及时结果,不会当下的不确定束缚自己,而是保持适当的沉默和耐心,继续专注于手头的事情,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三,本书特色

逻辑清晰,配图简单明了。

语言不啰嗦,很快就能读完。

作者也参考了很多书单,例如《刻意练习》等

四,我的看法

有些感触和作者很相似,比如写下来的意义,环境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认知驱动

    不知不觉,2021年已经剩下不足100天的时间了,这一年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小成绩呢?是否发生了改变呢? 对于我自己...

  • 《认知驱动》

    第3~16页 第一节,复制:不要浪费生命给你的无限可能! 1、在本节中强调了复制和转换。 复制和价值相辅相成,价值...

  • 认知驱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几个很努力的人,但是最终付出大于获得的却很少,很早之前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在...

  • 《认知驱动》

    再大的烦恼放到远处似乎也不算什么,而再小的幸福放到眼前也会变成大幸福。 毕竟就数量而言,烦心之事在一天或一生中总是...

  • 认知驱动

    今天看完了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里面学到的知识很多,有些建议也很实用,也没打算全部记下来,将其一两点实践出来,做...

  • 认知驱动9.26-开启新的篇章

    先说一下阅读《认知驱动》开篇的感觉,与《认知觉醒》不同的是,《认知驱动》开始转向成长的目的、意义、方向,不再是简单...

  • 读书篇|读过《认知驱动》,才知道高手是如何高效达成目标的

    周岭在《认知驱动》说:运用认知的力量驱动自己。这比毅力驱动要好,而且很可能让你达成目标,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 读《认知驱动》

    在《认知驱动》这本书里,作者周岭提到说他最初的时候和很多写作者一样,完全靠自己的经验码字,文章里充斥着个人的日常感...

  • 读《认知驱动》

    在看《认知驱动》。 1、作者说,要打造自己的作品。 我默默地在简书写文,不愿意把文章公之于众,或许就是偷懒的因素在...

  • 「认知驱动」目录

    前言 为什么我们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上篇 做成一件事的心法 第一章 价值——人生的使命是创造价值 第一节 复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驱动》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vh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