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作家、心理学博士M·斯科特·派克曾说过: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
生活中常看到一些人,永远只做最简单的事,空闲时间不是刷剧就是睡觉,抵御不了外界的任何一丝干扰。
又有另一些人,别人睡懒觉时,他们却早起健身,大汗淋漓;别人吃喝玩乐时,他们却安静地坐在图书馆看书。
这些人往往因为自我约束,而更加优秀,脱颖而出。
自律,归根结底,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
一个人,养成自律的习惯,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自律有三个层次,看看你在哪一层?
1、喜欢挑战有点难度的事
教育心理学上有个「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
意思是,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桃子,最甜。
因为,桃子太高,怎么跳也够不到,失败次数多了,容易产生挫败感。
桃子太低,人人都能够到,太容易摘到,没有成就感。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
他们很好学,喜欢学习有点难度的技能,从最基础开始学习,一点一点增加难度,直到最后,掌握最难的技能。
他们很聪明,喜欢做有点难度的事情,从最简单的开始探索,慢慢掌握其中复杂的规律,直到驾轻就熟,举一反三,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人们常说,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每天朝更难的方向迈进一点点。
其实,真正的自律,都是从挑战有点难度的事情开始。
英国有位102岁的老奶奶,来自西约克郡。
她从67岁退休以后,便开始学习瑜伽。
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最基础的瑜伽动作开始练习,逐步提升柔韧性、平衡力和耐力。
这项对柔韧度要求较高的运动,对于67岁的老人来说,本身就是有点难度的挑战。
她先从初级的拜日式、船式开始练习;
熟练后,又开始学习中级体式:头顶式,分腿脊柱扭转式;
最后,慢慢过渡到高级体式,单腿平衡站立伸展,甚至很多年轻人都做不好的扭转侧倒立式。
她练习了三十五年,现在成了英国国宝级瑜伽爱好者。
同样,美国一位65岁的老奶奶为了减肥,练习举重,现在已拥有十二项国家和世界级记录。
她起初抱着锻炼身体减肥的目的,只是练练罢了。
在教练的指导下,她朝着专业的方向迈进,开始不断增加举重重量,一次次挑战更高难度。
每当她能举起一个重量的杠铃,就给自己设置更重的举重目标。
直到距离世界记录更近,再近,最终超越它。
每一次突破记录,都离不开对更高难度的挑战。
篮球教练伍登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当你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时候,最终大事件就会发生。
不要期望一下子取得大幅度的进步。每一天每一次试图寻找小的改进。
这是必经之路,而一旦开始进步,就会持续前进。
高度自律的人,会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主动去探索有点难但有意义的事。
2、善于利用碎片时间
很多人总以为,碎片时间里做不了什么事情。
其实,善于最大程度利用碎片时间的人,才是高级的自律者。
近日,有网友发现一段王一博晚上收工后的视频。
视频里,记录了他下班后利用碎片时间练习滑板的日常。
作为艺人,行程排得满满当当,练习滑板时间有限,王一博便想方设法利用碎片时间,在所有能滑滑板的地方练习。
他走到哪里滑板都不离身,出行必带,有空必练。
虽然每次练习滑板时间有限,甚至只有几分钟,但是日积月累,他的滑板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现在,王一博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滑板运动推广大使”的称号,还得到了邓亚萍的赞赏。
有时候想想,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手可利用的零碎时间,真的很多。
做早饭前,午休时,下班乘坐公交时,晚饭后,都可以用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
自律的人,从不会让时间白白溜走。不管多短暂,他们总能在时间的缝隙中,做点有意义的事。
同事小兰从事文秘工作,平日负责接待客人,安排领导日程,预定机票等工作。
平日里,她还爱好写作。有时候吃午饭,大家在聊天,她拿着手机滑来滑去。
我们都劝她,不要边吃饭边玩手机,她却淡淡地笑着说:“没有玩手机,我正在为新文章搜集素材呢。”
每次在公交车站,见到她对着手机用语音转文字的软件说话,我知道她又在为新文章打草稿了。
平时我们闲聊,看剧,打发时间的时候,她都捧着一本书专注地阅读。
后来,她的文章频频发布在各大公众号,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收获了稿费。
没想到她本职工作做得好,业余爱好也能开花结果。
生活中,很多人一有空闲,马上开始找乐子。
下意识地从兜里拿出手机,刷刷短视频笑一笑,眨眼两小时过去了,真爽;
有意识地利用闲暇,看半个小时的书,真难。
于是,大把大把的时间,就在这无意识的“快乐”中,被淹没了。
一个人高度自律的表现,是在每一次无意识的享乐之前,都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上。
放下享乐,收敛放纵,或许有些痛苦,但日积月累的付出,永远不会被辜负。
3、懂得隔绝外界干扰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在他的代表作《远离尘嚣》中写道:
远离尘嚣中不光彩的争权夺利,人们清醒的欲望从不迷途,沿着那与世隔绝的人生谷地,坚持不声不响地走常规正路。
一个顶级自律者,懂得远离世间纷扰,他只会不声不响,走自己的路。
当你明确心中所想,朝着目标迈进,外界的一切都不会影响到你。
刘德华在《开讲了》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当年,他在电视圈混得风生水时,突然决定要去电影圈发展,因为更喜欢大荧幕的感觉。
当时他身边很多人说:“刘德华,你这么做不对,你迟早会后悔的。”
讲到这,刘德华哽咽了,他说:“当时我很孤独,很迷茫,很难过,没有人支持我,也没有人给我建议,有的,只是反对和指责的声音。”
他继续说:“但,我还是没有受到这些人干扰,坚持自己的想法,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电影圈。”
后来事实证明,他做了正确的选择。
大家经常会在棋士手中的折扇上,看到“八风不动”四个字。
所谓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
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背后诽谤是毁,背后称赞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谩骂是讥,痛苦是苦,快乐是乐。
当我们遇到八风中的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这就是八风不动。
八风不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这尘世中,干扰我们的事情,总是层出不穷。
工作的穷追猛打,别人的明嘲暗讽,家人的好言相劝,都可能困扰一个人。
不自律的人,常因为外界干扰,而迷失方向。
可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不会轻易受到影响,因为他们足够专注。
最顶级的自律,是摒弃外界干扰,做好自己的事情,朝着目标迈进。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比起没有主见,心猿意马,你更喜欢自律而笃定的自己。
自律,归根结底,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
喜欢挑战有点难度的事,才能得到提升;
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才不会虚度光阴;
懂得隔绝外界干扰,才能心无旁骛,不为所动。
唯有高度自律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因为,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来源:樊登读书 ,作者:读书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