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

作者: 卿真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18:02 被阅读1次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当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这种说法是没有的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总宽近58米)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鸣钟,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午门历史

午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历史用途

立诏

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刑罚

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

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著名心学大家王阳明因弹劾当朝大太监刘瑾被着以廷杖也在此地。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彰显皇威

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相关文章

  • 午门

    午门 1 聪明的乌鸦飞越中轴线 那片因喧闹而显得单调的土地 正在派发它的馈赠 颓败庇护下的故事和比故事 更耀眼的新...

  • 午门

    衙门升堂的第七天 一对男女从巷口拐过一棵歪脖子树 溜达了一圈射箭场 揪下无辜老头的一把胡子 编成一根拴狗绳 向午门...

  • 午门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

  • 子午门

    晚上,月圆之夜! 何燕和她的闺蜜逍遥来到一家小吃店中,何燕看着逍遥“逍遥你要吃什么?”逍遥摸着下巴,“我要吃馄饨面...

  • 午门传说

    此门只能有一种人能进能出,一种人只进不出,有三种人只出不进。 身受古装剧影响的小萌新,一直都好奇每次拖出午门斩首,...

  • 夜午门

    冬至未至将逝未逝看过飞雪看过海洋看过黑夜孤寂故里只余孤你誓将跨破涸辙鲫痴心说梦渝志矣

  • 午门斩首

    被修剪的绿化带 一些错误 正在马路边示众

  • 午门内

    我13号早上从午门进入故宫,那天刚好晴天,前一天下地雪也融化了不少。 1967年末代皇帝溥仪去世,紫禁城曾经的主人...

  • 紫禁城午门:作为明王朝执行“廷杖”刑罚的场所,到底死了多少人?

    午门,紫禁城正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

  • 北京一日

    早晨到东华门下车,步行往里走到午门,检票进入故宫。这次印象深刻的知道了午门,因为耳边都是游客在说:“这就是古代推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午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ys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