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脆弱,想不开。我想说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
以上来自前阵子一个在峨眉山自杀的女孩的微博。在我尚未对抑郁症有过认真了解之前,这样的事,大多数时候会在唏嘘中逐渐淡出视线,成为旧闻。直到我真真切切被抑郁症残忍折磨和拼命自救之后,再看到类似的新闻,却久久难以释怀。
庆幸地是,最后一次我调整了用药之后,一切都在显著改善,抑郁几乎被新的药物压制住了,尽管我非常明白现在的一切正常都是药物在维持,也会在网上看到一些唯我独醒的人不停强调药物的副作用,但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希望了。我想回过头用自己在抑郁症最严重时的感受,来尝试解释一个自杀者的痛楚,如果重温痛苦能唤得更多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包容和善意,那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达到了。
(一)痛不欲生
从我开始服药治疗,中间经历了数次换药或者调整用药剂量,每一次都咬牙坚持,我相信科学,相信盼得来希望,但结果一次次地又被推回绝望。我选择过擅自停药,或者刻意加大用药剂量,也有过用自残来转移内心无法言说的焦灼,这绝不是个好办法,甚至你会觉得我就是个蠢货,但我似乎敢保证如果那些时候我不用此下策来对付那个已经被恶魔控制了的自己,可能我会被它驱使做出更危险的举动。
那时,我几近到了彻底放弃的边缘。凌晨我望着窗外,不敢去想明天又是极其漫长地一天,后天呢?几乎没有盼头,然后慢慢丧失了做一切事情的动力,甚至是睁开眼睛这么简单的事。虽然在没有抑郁症的时候,也又过类似的感受,大概是某段时间遇到麻烦时,但程度要轻得多,至少你知道事情总会有个尽头,哪怕把自己灌醉了也能不知不觉睡去。然而,其实不会有多少人相信,当抑郁症患者某次抑郁发作极其严重时,即便吃了医生开的有镇静作用的药,对于入睡也无济于事。那时的感受,就是被活活地逼到死角,然后手足无措地慢慢感受着绝望对一个人精神和意志的摧残,挣扎着想摆脱这种感受,却全是徒劳。
我常常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有人很大道至简范儿地告诉我,哎,也许这都是业障病。通俗的说,就是上辈子没干好事,这辈子得了报应。在正常时我大概会觉得对方也是一种无奈的表达吧。可在抑郁时,所有思维都被对立了起来似的,这话简直就是当头一棒,就像是种诅咒。那时我真的想不通,觉得世界充满了敌意,我们都是有信仰的人,为何众善奉行在抑郁症面前却如此难以贯彻执行,甚至活得还不如一条马上要被放生的鱼?
(二)自杀念头
不良提示:此段我希望通过对自己自杀念头的形成,给抑郁症患者的陪伴者一些警示。我不建议身处严重抑郁的人去效仿,或者因为感同身受而不自觉地产生心理认知上的趋同,如果已然对你造成影响,那不妨坚持把本文全部看完,并记住一句话:“命运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我曾很多次用调侃、愤怒或者假装满不在乎的口吻表达过我轻生的念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我非常坦白地说,在表达轻生念头的时候,我还真的没有实实在在进一步实施的计划,更多的是一种宣泄,我渴望有人知道我很难受,我需要帮助,我在求救!可是,得到的回应通常只是:“加油!不要放弃!我们在你身边!”、“你有没有责任心啊!你的父母怎么办?你的妻子孩子怎么办?”、“你怎么这么自私!”…… 我从不怪任何善意劝说却不得要领的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真的明白抑郁症的滋味, 但这些回应几乎将我推向更极端地自责中,这给了我更具体的理由去干掉自己,那就是:“我不是个东西,我在连累别人,我让他们因为我更加痛苦,却无力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所以,之后我不再用此类隐晦的方式去求救,而是迈向了走入深渊的一步,计划自杀。
我在五金店买过结实的绳子,不贵,也学过用于自缢的打结方式。我甚至把地点选择位于郊区殡仪馆附近的荒地,为了降低被人发现送去抢救的概率,以及就近火化不给人添太多麻烦。随后,我想办法在处理自己以前写过的博客,把所有和目前获得生活收入有关的信息都写了下来,方便家人日后代为处理,并维持日常用钱。我把能想到的都尽可能安排妥善,而想不通的一律按“没有了我,对于家人来说只是一时之痛,而我如果苟活下去,对谁来说都是一辈子的痛苦。”来处理了。
后来我享受过短暂的愉悦心情,有种无事一身轻的感受。反复去过殡仪馆附近很多次,然后就好像在等待冥冥之中老天的一声令下似的,是的,我没有给自己定具体的时间,一切任由命运摆布。
(三)轻躁狂打断了自杀计划
至于我为什么一直没去干这件蠢事,反而幸运地坚持到了现在,我不知道我该不该“庆幸”我得的其实是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有过数次从抑郁转向轻躁狂的经历。简单说,整个情绪和思维方式在轻躁时完全被推向了另一头,所有的痛苦似乎都不在话下,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人,怎么会屈服于一个小小的抑郁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而乱其所为……” 所以我一定是要成大事的人,老天爷只是在考验我而已,我是不会被打败的,我爱你们,我要让你们因为我而过上好日子…… 然后我又像个傻逼一样,把先前准备好的绳子扔掉了,我怎么会做自杀这么愚蠢的事情?这不是我的风格。
轻躁狂的发作,数次打断了我原有的自杀计划。期间也有过数次重新从情绪最高亢的点一下坠回到抑郁的极低点,然后自杀旧事重提。但你要知道,一个抑郁症患者,在严重时,强烈的疲惫感足以打消做一切事情的动力,包括去死。所以,一旦扔掉了计划,再想重新打起精神再去买根绳子,真的是有那心却实在没那劲儿。
所以关注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陪伴者或家人,如果试图干预自杀念头,反而应该是在抑郁症状缓解的阶段要更加谨慎监护,因为心境依然恶劣,但体能却有所恢复,自主行动力会增强,切记这点。
(四)温暖能阻止自杀
我见过有人抱怨抑郁症患者太难搞了,觉得别人这样劝不对,那样说也不对,玻璃心。最后仨字说对了,抑郁发作时,就我自己来说,觉得很多感觉都会变得更敏感,比如听觉,特别怕吵,或者情感的疏离造成的落寞感。
如果不知道该如何开导,可以教给靠谱的心理咨询师,或者自己干脆什么都别说,只要努力表达自己试图去理解的用心,让抑郁症患者感受到自己仍被关注,并认真对待,觉得自己没有被世界抛弃,这样的举动会让抑郁中的人感受自己依旧被爱,被需要,依旧有价值存在,这基本就够了。
不要因为“死”是一个传统禁忌的话题,当患者提到自杀话题时,而选择沉默或回避,这会给患者带来一种被漠视的感受。正确看待死,才能更明白活着的意义。这部分的认知改变,始终是我自己在给自己做功课的。
(五)抑郁症病友,生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得多
当你身处崩溃边缘时,劝自己再多给自己一些时间,让一切慢下来,慢慢地想,相信人的生命力和求生本能有多强,其实是远超出于自身认知的,要对生命有所敬畏,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最后,还有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在这儿,相信你的遭遇,并和你一起并肩战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