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今年的5月10日开始在简书写文章,到今天6月23号有五十多天了。写了近五万字,都是些没有文采的废话。但,这也很重要,就是在写这些废话的过程中,我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构思文章全局或局部的能力,对一篇文章的框架的安排,布局能力等都非常明显切身地感觉到自己进步了很多。 还有平时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把脑中的想法整理成有条理的文字,再通过手输出成可视的具体的内容,这个过程比用嘴巴讲出来要难的多,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脑力。在这段五十多天的时间里,在一点一点写的过程中,我学会了阅读的时候带着目的去读。也学会了拆分阅读的内容,一点一点地去读,慢慢地研究,学会去揣摩作者的这样或那样安排文章结构的用以,这样或那样用字用词的目得。 阅读的时候研究文章真的是学习写作的最好方式。 没有读就不会写。 所以,除了阅读和拆分,在学习写作的前期,仿写也变得尤为重要。
经常在半睡半醒中,脑子里的想法很多。也会思考写文章的一些事情, 今天在醒来躺着的时候,脑袋里突然想到, 拆分文章的能力很重要,拆分每个段落,每个句子,每个字词。拆分之后可以学到如何对文章进行布局。 比如全文的框架要如何分布,在写之前就得胸有成竹,在脑海里构思出整个文章的脉络,安排好文章框架。
中学时代,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写作文之前要列大纲。 那时总觉得真烦,没有必要。现在才知道列大纲其实是非常重要, 就是对文章的框架进行设计,就像盖一栋房子或者装修一套房子,在动工之前都得先设计好,做好设计图,施工的时候按照图纸进行,这样不仅效率提升很多,而且避免拆掉重新搞的概率,减少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画画在画之前心中先有了整幅画的模样, 才开始动笔。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和步骤。
要对自己的文章事先有全幅图像,先研究别人的文章是如何布置全局的,如何在一个小故事里设计起因发展结尾的。阅读是写作必不可少的部分,昨天我读村上春树谈如何写小说,他说首先要大量的阅读,大量到变成一种肌肉记忆。其次,他提到素材库,他不用笔去记自己的素材库,只是都记在脑子里,他说,能被忘记的说明都不是重要的。 最后,他还说一点,但是我想不起来具体是什么了,好像是和想象有关,或许我过一会又会想起来。
很多时候我觉得老一辈的作家都多少有点无病呻吟,比如贾平凹写《我的一颗小桃树》, 或者叫矫情,矫情过头,总有这种感觉。 可能是我原本对贾平凹、陈忠实这种四十五年代的老作家就不是特别喜欢吧,他们思想陈旧,深受男quan社会的洗礼,文章中或多或少都有些封建旧时代的影子,还有对女xing的打压和偏见。不喜欢,那就干脆不看了,好的作家那么多。 有很多女作家,残雪、迟子建、池莉等等都可以多看看。
天气越来越热了,室内总有空调,门内和门外就是两个世界,就一点也不想出门。但不出门,又觉得很闷,好像每天都在过一样的生活。 今早起来坐在客厅里,看到窗户外面蓝天白云的, 让平时的风景也变得明亮起来。房间里亮堂堂的,心情突然就也开阔了起来,不出门也可以每天不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