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被关注,这是沟通的本质。如何达到与合作者进行沟通,获得最大红利?
要学会倾听。
在平时生活中,我总在想:老公倔得像头驴,他自以为是,顺着他吧,他明明不对啊,得纠正纠正。再者,儿子十来岁,越来越成为他爸爸的翻版,不光成了小犟驴,到现在就没有自控力,一定得帮他养成习惯啊!
发现了吗?这里面有两层信息。
第一层,“你是错的。”大脑似乎有一种自动化反应,第一时间就给对方贴上标签。在这种意识下,你接下来的对话,都会表达出一种姿态,对方是错的。
有时候会引起对方的反弹,争辩,这种争辩不是为了推进事情,而是为了证明对错,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吵着吵着,发现根本就吵偏了;有时候对方感觉到这种蔑视,直接就闭嘴了,你们俩的沟通阻断了。
第二层,我是对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停地说,是出于好意。这个社会,压力大,每个人的时间好像都不够用,我们都太想达成某种结果,或者太想帮对方解决问题了。我们牢牢地盯着自己的目标,急得直跺脚,对面这个人怎么就是不听劝呢!
但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也在无意识中表现出了这样的姿态:我比你更正确、更知道你应该怎么办。我们不停地给出建议,对方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什么状态,他究竟怎么想的,我们丝毫不关心。
这个我深有感触,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所以我们对同一个问题各执一词,各不相让,最后他总是不让我多说一句,我委屈的大喊大叫,以后索性不再说话了。
因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所以我对儿子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纠正,即便是命令式的大喊大叫,他一刻也不买帐,对嘴、做鬼脸,时不时地骂打,反抗性十足。
究其原因,我没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对老公想与他分个高低,对儿子强调他的安静服从,没细致倾听他们的想法,所以谁都觉得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憋气。
从某些方面说,老公和儿子正是我的合作者,赢得盟友,赢得关系,比赢得对话更重要。
这同样也适合我和我的学生们。
那在学会倾听之前,我要先进行反思,形成以下的理念:
1.当你说了很多,仍达不到目的,很有可能,不是你不会说,而是你不会听。
2.说的姿态里,包含了两层意识,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这是典型的非合作思维。它认为,只有赢得对话,才能达成合作,它把合作当成了目的,但实际却割裂了合作。
3.而合作思维,是把合作当前提。我们已经是合作关系,我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才能让合作顺利发展。
4.非合作思维者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承认与对方的合作关系,他当然成不了一名好的倾听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