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期间,本来计划好要做的事,却没怎么做。整个是作息时间基本无规律,把“红警”单机版游戏翻来覆去的打个不停。到今晚才安静下来一会儿,看了会儿电子书。只有一件事没落下,就是《学习强国》的每天任务。期间,把《跨过鸭绿江》又看了一遍,深感剧中伟人说的每一句话都非常在理。
从古至今,新三国、旧三国总是层出不穷。为啥叫三国呢?这还得从古时的祭器说起,这不得不说到最重要的鼎。三足而鼎立,三足平衡则鼎稳而安平,三足平衡不代表三足都是一样的长短,有的长点,有的短点,但为了保持鼎身的平稳,要么给短的垫些东西,要么把长点的削磨掉一部分。借此引申所谓三国,就是三条腿,用三条腿是不好行走的,但用三条腿站立又是最稳的,只是地球始终在运动,所以,三条腿也时刻在不停的振动。因此,天下间,世界上,总是在斗争中发展,在发展中斗争。
所以,《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好啊,我看过的遍数太少了,以前是看个热闹,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所感动,但现在觉得,看这部著作,首先要从大局上着眼,书中的很多故事都耳熟能详,比如孙刘联盟,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等等,但历史往往因为某个人的行为而改写,比如:华容道、吕蒙夺荆州,官渡之战的许攸等等。曹操带领着在北方有盟约的大小诸侯准备一统天下,想着“宝典在手,天下我有”,刘备和孙权照样有不少的诸侯盟友,诸葛亮可以借东风,周瑜也是宝刀紧握。所以,这个世界就是个命运共同体,不能总想着一家独大,一个国家相对来说是独立自主的,发展是硬道理,而想要发展还得归结到三条腿,一是和平的需求,二是剑盾的强度,三是文化的程度。这三条腿平衡了,一个国家必然会发展。
《三国演义》最后是三国归晋,仔细想想,司马氏夺取曹魏的天下,那也是被逼之举。古来很多国家的开创者都是被逼的,所以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气球被压迫到极限也会爆炸,何况是人呢,但唯一遗憾的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今晚啰啰嗦嗦的写了这些,估计是心里有些烦躁。但要始终记着,每遇大事要有静气,知道是一回事,能做到是另一回事。这也是所谓的不经风雨哪能见彩虹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