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9%不知道这个理论,所以总是上当受骗

99%不知道这个理论,所以总是上当受骗

作者: 金海波 | 来源:发表于2019-09-19 01:22 被阅读0次

我们先来看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场景:

假如你到往陌生城市,想找家宾馆,你会毫不犹豫的打开像携程、美团、去哪儿等等网站,找里面评分都靠前的网站,有95%给出5.0分,只有5%给出4.0的差评,我想你肯定觉得这是一家好宾馆。

当你看到商家展示在网站上美轮美奂的照片,也看到房间又宽敞又明亮,感觉上告诉你肯定很舒适,立马下单,带着期盼赶往酒店。

这些都是你的“眼见为实。

当你办好手续,进入房间后,发现房间的大小和模样,怎么会跟网站上看到的相形见绌?心里多少会有些失落感。

算了,你会用“既来之、则安之”安慰自己,天气这么热,你也省的去折腾,还是住下吧。

第二天,当你去退房时,会有两种情况发生。

第一种:前台服务小姐姐会跟你说,帅哥(美女),给我们宾馆打个5星好评吧,我给你减免20元房费,或者送你一瓶饮料。

这时,在你心里会想,住也住了,反正下次再也不来这城市,来也不会住这鬼地方。但是,他们服务态度还不错,还会优惠20元,还送饮料。于是你的灵魂出卖了良心,当着服务员的面,给出了最高5.0分的评价。

第二种:前台服务员啥也没有送你,只是跟你说,帮我们打个好评吧。

除非前台小姐姐长的闭月羞花,还用她那诱惑的眼神盯着你看,看的你心里小鹿乱撞,你头脑发热,给了5.0分的评价。这种好事,我是没遇到过。

可是,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你嘴上说好,等手续办完之后,会把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置之不理。除非差到极致,你给个0分,否则你既不评论,也不理会。

等下次你去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你依然会这样如此往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是我们不够聪明吗?还是我们不知道这里面的潜规则?

好像都不是,答案是,你大脑中缺少一个概念叫“可证伪性标准”。

那什么是“可伪性标准”?

是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猜想与反驳》一书中提出。该标准主张,一个合理的理论必须要预测明确、两面兼顾。

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必须要阐明出现的结果以及不会出现的结果。如果不会出现的结果确实发生了,就证明这个理论有问题,需要被修正或者推翻。

可是,如果一个理论对任何未知的结果都能够自圆其说,那就值得我们怀疑了。这样的理论将永远不会被修正或推翻,它把人们永远地限制在思维的牢笼中,得不到任何进步。

用一句话来说:这件事被证明是真的概率是多少,反过来,这件事被证明是假的概率是多少。只有当这两种证明都成立,那么恭喜你已经具备可证伪性思维了。

正如查理\bullet 芒格所言: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能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我的立场。我认为我只有在达到这个境界时才有资格发表意见。

回到开头的案例来看,当你看到的评论中有95%是好评,这是你看到的结果,也是证实的结果,没有异议,同时也是你眼见为实的结论。

但是我要说的是,你所谓的眼见为实可能是错的。为什么?

让我们在用到反面的证伪思维去推导。

那么问题来了,这家宾馆是差评的概率是多少?根据统计发现,至少有95%以上的人跟你我一样,就算住的不好,过后也置之不理,也不去评论。

既然你已经知道这些,为什么还要相信宾馆的评分高低而影响你的判断呢?

原因就是,我们只会相信眼见为实,因为想证实一件事太容易了,我们只看评分高低就够了。可是,证伪太难了,很多隐性的东西,我们无章可循。

这就导致我们只相信眼睛看到的,对于看不见的那只手,我们会一概不管。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去避免吗?人类还是带着旧石器时的大脑生活在信息化的当下,还能改造吗?

好消息是,我们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善的。具体应该怎么去提升,我给你提供三个方案,让你在以后生活中,聪明程度会轻松超过99%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9%不知道这个理论,所以总是上当受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dl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