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历史不是很有兴趣,这几天偶尔要用到一些素材,刷了些电视剧的剪辑,其中就看到了《大明风华》中的太子朱高炽,对他有印象是因为早年这个演员曾饰演过《神探狄仁杰》中的主角狄仁杰。
朱高炽所在的朝代我不了解,但是视频中呈现的是他在当太子时的一些故事。那些片断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语言很接地气,和妻子、儿子的互动也很日常。寻常百姓人家的吃喝拉撒他们全家也要应对,这就为此剧增添了一些幽默成份。
今天在看到《郭论》的第一章就讲到了“清君侧”,历史上唯一打着“清君侧”名义造反而取得胜利的正是朱棣。而朱棣口中的“建文”,正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抢了皇位后担心自己被历史唾骂,所以疑心重重。他对太子朱高炽和几位皇子也是犯了同样的疑心病。
其实我有点惊讶,因为这很巧合。昨天刷到的视频,今天随意找了本书就把他们之间给联系上了。还把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不能不说很奇妙。
先说历史上的四次清君侧:
第一次的主人公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的“七国之乱”。
第二次的主人公是唐朝的安禄山。
第三次的主人公是元朝的帖木儿,全名孛罗帖木儿,为元朝将领答失八都鲁之子,从父讨贼,屡立战功。
第四次的主人公是明朝的朱棣。
然后就说到朱棣清君侧成功后即将登基的前夜,有三个人在南京一起吃饭,分别是当时的状元胡广,榜眼王艮和历史上有名的神童解缙。
趁这三位吃饭的当空我把书中饭桌上的规矩总结了一下:
第1, 中国人用的餐具筷子长短应该是一样的,忌用长短不一;
第2, 不能把筷子头搁在嘴里头嘬,更不能嘬出声,更不能用筷子指人,这算是骂人了;
第3, 吃饭闭上嘴嚼,不允许出声音吧唧嘴;
第4, 不能用筷子敲碗(传说,乞丐要饭时才拿筷子敲他的盘子和碗);
第5, 夹菜时不能从菜的上面夹,这叫骑马夹;也不能从菜的底下去夹,这叫“抬轿夹”,这是是铲底;更不能来回翻腾,书里说这是“盗墓刨坟”。
第6, 夹好菜应在盘子里蘸两下,把汤沥干,尽量别弄得到处都是。
第7, 有客人来,添饭时要问“再给您添点儿吗?”不可说:“您还要饭吗?”这不允许。
第8, 饭盛满时,不能把筷子插在饭里头;也不能把筷子在桌子上摆出交叉的形状,这是不礼貌的;吃饭时忌把筷子掉在地上,若不小心掉了,一定要道歉,所以要小心,尽量不要将筷子掉在地上。
以上就是今天的阅读内容,我是挹洗俏月,祝您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