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开篇的《童年·冬阳·骆驼队》特别熟悉,这是小学课本里的一篇。后面的故事,大都是林海音对在北京童年生活的回忆。
这也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北京的记忆。
我以前去过一次北京。那是08年的秋天,北京刚结束奥运会不久。
记得那时候我是读高二,学校为了激励一批优秀学生,公费组织优秀学生前往北京去参观。
而我很荣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并且是唯一的文科生,同其他29个理科生一起前去北京。
当知道自己要去北京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兴奋极了,出发的前一晚似乎都因为过度兴奋而无法入眠。那晚舍友都叮嘱我给她们带一点纪念品回来。
不知道坐了多久的大巴车才到了入住的宾馆。顾不上坐车的劳累,我和其他同学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但那时天已渐黑,我们只好按捺住那颗好奇的心,听从老师的安排回房间里睡觉,因为明天要早起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第二天大概五点左右的时候,我们便集合前往天安门广场。那时候我便感受到了北京道路的拥挤。
还未到达广场,远远便看见雄伟壮观的故宫以及人山人海。走近便注意到站得笔挺的军人。
升旗仪式还未开始,我们三两个同学聚在一起聊天。
迎面走来两个外国人,那是我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金发碧眼白皮肤的外国人。有胆大的同学走上前与他们简单的交流,而我们其他的同学便好奇的围上前,因为对方有事便也只是短暂的打过招呼就离开了。
听着激昂的国歌想起,看着庄严肃穆地升旗仪式,那时候的我被那种场面深深地震撼了,我与所有人一起向国旗敬礼,并情不自禁地大声唱着国歌。
望着随着旭日一起升起的国旗,在晨风中飘扬,心里满是自豪。
升旗仪式结束,我们便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随着人潮离开,然后去吃早饭。
接下来我们便要去参观人民大会堂了。
为了让我们这群学生对北京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学校老师还特别安排了一个导游随行。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队伍排得特别长,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左右才轮到我们进入。
排队之前,导游便于我们说过,人民大会堂里的水晶棺中躺着毛主席的遗体,所有前来瞻仰的人都不可以携带危险物品以及拍照,我们便都提前交给老师保管了。
过完安检,我们顺利进入礼堂内部。入眼便是穿着军装,站得笔挺,持枪警戒的军人,他们一动不动地站在水晶棺四周。
我看着躺在水晶棺里,身上盖着鲜艳国旗的的伟人,想起历史书中的记载,心中有许多感慨,但更多的是尊敬。可能那时候的我们还小,不足以评判历史,但不可否认,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
水晶棺前摆满了鲜花,那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他的感激与尊敬。
如果说参观人民大会堂的心情是哀伤沉重的,那么参观故宫博物院则是激动的,因为那是历史的再现……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