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说“门当户对”

再说“门当户对”

作者: 冯俊龙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00:00 被阅读0次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国学大师季羡林和儿子季承这一对饱学之士,在外人眼里都比普通人更知书明理,但在家里这一对父子却是形同陌路。

    季承在文章中说父亲季羡林“是人生的失败者、孤独、寂寞、无情的文人”。

    两父子十多年互不来往,直到季承生母去世,老父亲季羡林和年轻的保姆同居,季承自己老年得子之后,季承才和父亲季羡林的关系才稍有缓和。但此时已是季羡林去世之前的最后两年。

    为什么在世人眼里备受尊重的国学大师,在儿子眼里却是如此“不受待见”,而在行业也有建树的儿子,也在老子心中如此“如此不堪”?

    原来,季承之母彭德华和父亲季羡林是包办婚姻,父亲知识渊博,母亲却是一字不识。知识的悬殊与见识的差别、情感的隔阂和思想的差距,让季承父母之间只有生活没有生气、只有亲情没有爱情。

    婚姻里只有枯燥苦涩的生活,没有温馨的爱,家庭可能和睦,子女成了结果而不是希望。

    儿子心目中对父亲渐渐累积了”有国无家、薄情寡义“的形象,并且父亲对母亲视之无物的冷漠,让儿子季承对父亲愈发冷漠。

    童年父爱缺失,长大为母忧悲,目睹了母亲孤单一人养家的艰辛的儿子,终于对父亲的关系不但不亲近,还深感愤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父子不成仇,已是知识约束的最好结果。

    最后季氏父子的握手言和,还算命运的格外垂青。

    婚姻要讲究的“门当户对”,更多的是夫妻能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情商不一定是知识,但一定是生活的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说“门当户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fn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