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阅卷任务完成了一部分了,说实话,越改越生气,虽然这些学生不都是我的。初一的生活的都快结束了,这些孩子的作文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存在的问题特别多。
首先,最基本的,字数不够用,教材对初一学生对作文的要求是五百字,可是有很多同学的作文都是四百左右,甚至更少,还有一部分虽然是字数够了,但是刚刚压线,很明显,字数是凑的,连数数字点的痕迹都能看出来。
其次,语句不通顺,经常弄出许多病句。虽然可以读懂同学想表达什么意思,但因为语病,确实文章扣了许多分。还有的,语病不多,但文章干巴巴的,没有任何的修饰词语。读起来,只是能读懂在说一件事情,清楚不清楚作者并不关心。还有,部分人说话没有条理,分不清主次先后,形成文字之后不知所云。
最后一点,也是现在孩子最缺的,就是缺少真情实感。要么平铺直叙,要么虚假的太过明显。总之,很少在改卷中发现一篇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
我在反思,我们老师该如何去教学生,如何有效的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又回到最近大家都在谈的一个问题:“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我想其实我们老师大部分都是非常明白,我们要给孩子们教什么,只是这个教的具体内容,具体到什么程度,在什么基础上设定,也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王荣生教授在《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谈到过基于学情的叙事写作。讲到写作课要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去设定教学目标。如,学生作文故事太平淡,那我们就去专门设计一节课,给孩子引导教授,如何让一个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对于语言贫乏没有修饰词的,那我们就给他合适的范例,让他们去学着仿写,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合理利用教材。
统编教材的设计理念,要求我们从课内到课外,从教读到自读,从会读到会写……这些都是在讲灵活利用教材的重要性。我想我们因该在每一课中都去渗透作文教学,合理利用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带着学生反复体味词语,感悟句子。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明白,如何去写,怎么去表达。这样就他们在写作中语言也就会慢慢丰富起来了。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无欲不举笔、无趣难下笔、无情难成文”。中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很少去关注生活,让他们写出实实在在由真情实感的作文的确很难。我想这个就得我们教师作为主导者去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课前得渲染,情景得引入,视频得播放等等。用这些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先说作文,组内说,班级说。有话可说,就有文字可写。必要时可发动家长来共同完成,交互式作文,以激发孩子对亲情的理解,从而笔下有内容可输出。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