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心情如过山车,跌宕起伏。面对错误,要真诚的道歉,更要复盘。复盘,才让自己的生命收进了这段经历。就好像小朋友在小伙伴面前紧紧的抱住自己心爱玩具,大声喊出,“这个东西是我的!”
这就是宣告!我要用复盘紧紧的抱住这次经历,我知道里面有宝贝!
错误的行为
11月7日晚上11:45,我把未经TZ审核的访谈发到了战友群,算是交了作业,然后上床睡觉,一气呵成,如释重负。
但我知道,我不经意间,伤害了TZ。
我问我自己,真的不知道“保密”吗?
我知道:在做心理咨询师培训时我知道保密原则;在开工作坊时我会向学员宣读保密守则......我知道,甚至我知道后面的严重性!对,我承认,我只是知道。
但我不知道的是我心存侥幸!
我承认,我在发的那一刻在想,这么晚了,不会有人看了吧!发了TZ也不会知道吧!
是的,这个心存侥幸的我偷偷的冒了出来。他对我说:发吧、发吧,已经很晚了,你该休息了,TZ不会知道的,知道了她会理解你的!
心存侥幸的我好善良的对我自己,我以为这是爱自己,但我错了,我用爱自己的方式伤害别人,然后让自己付出代价!
被“举报”
11月8日傍晚,我如我自己的计划,写完了这篇稿子。发给了TZ。
TZ回复,我知道她一定会仔细的看。果然,字斟句酌,在截屏让圈圈点点,意见扑面而来!当时内心里还有一点点的小反抗,发现自己马上又要面临审查一样。此时,我仍然抱持着一种心态,这个是我创作的文字!但我忽视了,我只是聆听者,记录者,这个我忘了!
我发现,我好想表现自己。是的,我把TZ的故事当作一件锦衣,想要穿在我的身上。
我和TZ说,你先发意见,我统一看!然后轻松的去和家人看电影。
8:25分
在影院等待进场时,我翻看TZ的回复。突然跳入一段文字:“......我跟ZY说发出去前要经过我的同意,他发给我,我正在看和修改,我没想到他已经发到XX群了,我心里有点难受,感觉不被尊重“......“ZY,我不知道你有XX群,XX群的同学告诉我你在那里发了。我有点不舒服!”
当下我发现,当时我内心的声音是:“怎么会有人发现,有人‘举报’”?是的,我心存侥幸,那个侥幸的我被重重的击了一拳。
即便在此读到这段文字,我依旧手脚发麻,如掉到了冰窟。当时的我完全懵掉了!那情景如同正在销赃的小偷,突然被强光照射,然后听到“举起手来,你被包围了”。
我想负隅顽抗,技术动作失调,开始解释,”哦,十分抱歉。我昨晚没写完,先交作业了,没想到有人看到,我现在撤回吧”。
我当下知道,这样的解释无助于对方的感受,因为我在讲我的理由,但与她的感受无关。我没有权利因为我的需要而伤害她。
我马上屏蔽掉那篇文章,并截屏给TZ看。
“你伤害了我对你的信任”。
“抱歉”。
“......我震惊自己的看走眼!“
此时,电影入场,周围的座位空了好多。我在电影院门口的椅子上被打到无底的深渊——我不被信任了,我骗了别人!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后来TZ问我,当时这样的沟通对我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不舒服?
我回答,”还好,没有“。但当时我会觉得不舒服。真正的放下是TZ对她后来对这句话的”解构“。
“我说的是‘你伤害了我对你的信任!’而非‘你伤害了我!”
当我们面对面沟通时,TZ让帮我区分了这两句话的不一样!我当下反思,当时,刚刚遇到这组文字时,我的条件反射是,我伤害了她——我的受访人!这样的习惯性动作让我陷入很大的自责和自我攻击。
这让我再次体验到语言的力量,但更可怕的是,我们脑补“语言”的力量!我很佩服TZ的是,TZ即便作为一个有愤怒、有很大情绪的人,仍然可以保持好好、精准的说话,非常的不容易。
回到沟通的现场,
TZ说:“尊重很重要,我自己的判断失误,我自己承担后果......但也给我带来学习,以后分享他人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更谨慎小心。“
她这样说,真的可以帮到我!
我开始回复我的反思:“我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我承认。我没有把分享人保护好,没有尊重分享人的感受,我承认。我更需要保护好真实个案故事背后的信任。我太把采访的作品当回事了,忽视了受访人的感受。”
20:56
TZ说:“凡事都会带来学习。我想这对我对你对大家都是很好的学习吧!”
这句话接住了我的情绪,我放下了一些。
此时,刚刚距离我被戳破30分钟。现在让我惊讶的是,我们的沟通始终保持着克制、理性,但又不失原则立场。我想,也是因为我们双方都愿意足够的成熟面对这里面的功课。
求助
这一次,我发现,当二人关系出现问题时,如果可以找到一个可以足够倾听,中立的第三方,是非常有助于事情的走向!
22:39
TZ发微信来告诉我,她和周老师说了这件事。周老师愿意陪伴我们一起沟通。
紧接着,我收到了周老师的微信,他本人对我没有评判,只有好奇,他想理解我。
此时,我发现,书写真的是个好东西,它就像一个地图一样帮我找到我的我的”宝藏“、我的“礼物”。
我静下心开始书写:
“......
其实在写的时候我也不不断的有一个声音在提醒我,要不要改一下,不用“TZ”的名字,但还有一个声音说:之前的文章用的是她的名字,如果这篇不用,会和那篇文章形不成连贯。
这两个声音我现在区分,一个是助人工作者,对生命是尊重关心、慈悲的态度在问这个问题;另一个声音是从一个创作者的心里出来的。我发现,我有要展现自己的渴望,我放不一个信念,其实有赌气的成分,我想做一个写东西写的很好的人,我想用匠人的态度要求自己的文章、文字,我希望他们很美、很被认同。这是我现阶段对我自己的的要求,这是创作的立场,我发现这部分的立场好强烈。
但同时,我发现我忽视了另外一个立场,是助人工作者对对方的在乎和慈悲,还有足够的保护。这次TZ的反应,包括那个同学对她的转达,其实我都很感谢,因为这让我发现了我的模式。我站在了创作者的角度,而忽视了助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
另外,我没有能够区分不同的群(场)。其实习惯了在课程群分享自己的故事和书写,这是建立在安全和信任的前提下,但是那个写作营,其实是未曾谋面的同学,大家都彼此不了解,因此这个区分我忽视了。
......
当然,现在发现,自己在发出的时候也有侥幸心理,觉得这么晚了不会有人看,只是交作业,或者陶子也不会知道。
”
到最后,我承认,我心存侥幸。
周老师抓住了这个点:“你过去是创作者的身份比较多,但记得,你已经转行了,你现在是主人工作者。所以,以后你的出发点,一定要你的当事人利益优先。不是只考虑自己的方便。这是很重要的伦理......”
伦理
“伦理”这个词以前听过,但当下才体验到。感谢TZ的真实反应和界限分明,感谢周老师的问话和当头棒喝!
但还没完,TZ后来曾经两次面对我说:“当时心里有一个声音,‘告他、告他、告他’......”TZ是在凌晨3点的书写中不断的发泄着她的情绪!
她说这番话时,我好恐惧。但也好万幸。
万幸的是,我遇到了TZ还有周老师,周老师告诉我:“今天还好你碰到的是TZ、她很善良、理性,把你当好朋友。所以愿意好好跟你说。如今天换成别人,绝对不放过你。到时你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所以才说、你该好好请她吃顿饭的。她是你的贵人。这种朋友、很难得。”
是的,我很幸运,我想写一万遍我很幸运、我很幸运、我真的很幸运......
法官or天使
“TZ会见我吗?”
“那个“举报”我的人是谁?”
“今天我如果去教室,大家会对我什么反应?”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满脑子都是这些问题!
我就像一个干了错事不敢去学校的小男孩一样呆在自己的房间。
此时,距离课程开始还有90分钟。
我拿出了我从小的看家本领——换新人,就是把自己“格式化”一下,换成另一个的自己,好像是那个犯错误的人不是我,是另外一个人。这是我从小和妈妈玩的游戏。学习心理学后,我知道人是多元的,要多元的看自己。我过去犯了错误,但我现在不是那个过去的我了,我不一样喔。我从小的无畏与乐观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
换完新人,我安慰了许多,我也想好奇一下,那个闯了祸的我,会被怎样的对待,当下的我又会经历什么!我挑了一件红色的帽衫,用来求可以“平安”,然后迈开腿上车出发。
出门后,收到了周老师的提醒。邀请我看一下YY的分享。我把车停到路边,看到一半时就知道,哇,原来举报我的人是她。
我苦笑了一下,那个笑在告诉我,我在过去的48小时内,激怒了两个女人。我不知到该如何面对她们,但我知道我没有退路。
到了教室,我选择坐在最后一排,这里很安全,可以观察所有人,但很少有人能看见我。
我先看见YY,她坐在我的前面,中间隔了几排,YY回身在椅背上整理大衣。YY真实身份是个法官,当法官的目光从我身上划过,我当时的解读是“熟视无睹”、“冷若冰霜”。我心里一紧,要完蛋!(也许她根本没看见我,但我当时的剧本是这样写的,事情解决中,YY始终坚守自己的界限,没有对我和TZ的事有任何的评判,她只想处理她的那部分,好棒!)
但我知道,我不是来送死的,我是来面对的。我相信,所有的事,只能面对、面对、面对、面对,因为根本无处可逃!
YY法官其实不是法官,是来帮我的天使。
YY没有逃,她说,“一人故事,众人故事”。然后一跺脚,一闭眼,讲出了自己的故事!她的故事由她自己讲!
我发现,故事很神奇,白色圣洁的YY就好像一束光打在了棱镜上,然后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彩虹,让我的故事、TZ的故事、YY的故事被展现出来。
我感觉,YY一定是天使中最有气派的那一个!
我面对的冰山,其实是一座宝藏
感谢周老师的铺垫,特别是萨提亚的冰山。我开始解构我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我的所有的一切。
课间休息,我约TZ中午吃饭沟通。但好机会要抓住,课堂练习对话,我和TZ还有YY一起约了谈话。
内容省略,但主旨是每个人当时的心路历程!彼此分享聆听,足够了。多元的三方视角,让这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见。
用冰山解构一下我自己:
行为:11:45,把本来答应TZ要等她同意后再发的文章发到XX群。
沟通模式:助人者说“改了名字再发”,创作者说:“发”。
感受:烦躁,有交作业的压力
观点:要交作业,作业最大
期望:期待交完作业可以上床睡觉,其实也期待被别人看见,哇,好好的文章。
渴望:被认同,别称赞。
自己:我是一个有慈悲、又有创造力的人。
我承认,这是我的冰山。还是周老师那句话,你虽然外面已经转型成助人工作者了,但里面还是还是个创作者。
这是我这堂课的礼物,我以为我已经经历过了生命的转折点,但习性难改,我还是渴望以创作者的身份证明自己。
有对话,才有理解;有理解,才能和解
选择坐在最后一排还有一个好处,当我哭时,没有人会发现。
Thordis & Tom的视频让我大哭。我只是不敢发出声音来。
当下,我的解读是——眼泪把我带回到了初心,我其实想要写这篇文章,是想帮助更多的家长了解如何面对自己以及孩子的性困扰,以及我们该怎样应对。
进入访谈对话,YY,TZ。在她们讲述的过程中,我再一次经受了挑战。我发现,每当TZ在提到我时,都会有(是我的剧本这样写的,也许根本没有)同学在看我的反应。我内心有尴尬、羞愧、压抑的成分。
但很感谢TZ,在开场时说,自己的愤怒里,有20%跟ZY有关,剩下的是自己的。她这样说,是在保护我,即便我伤害了她,她还在尊重我。佩服!
该我上场了,我想说,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说出了:
“我要慢下来!”
我意识到,生命的陪伴,是从自己的对自己的陪伴开始的。如果我不能接受自己就是慢的,我怎么能接受来访者的求助,我还能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嘛?
有一句话我记住了:先成为资深的求助者,才能成为合格的助人者。
其实根本没什么资深,如果有,也只能做到对自己资深,这就很不容易了。
行与思
很高兴这次课程触及到了我今年的一个议题:行与思。
因为我一直在责怪自己,有的时候行动力不够,是思考太多。于是,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的行为准则——先行动,后思考。
这是我犯了这个错误的另一个诱因,我撤走了我的防线。
我为自己总结下来了行动前的问话:
1、这样做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2、这个意义是我的初心吗?
3、如果行动会造成影响,那么最坏的影响是什么?我能承担吗?
我的反思问话:
1、这个结果是我想要的吗?
2、如果是,太好了!
3、如果不是,那我能调整目标,还是行动?
4、我的下一步,及检查点!
界限
没有界限,就没有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和谐的人际!
我以为我懂了界限,但这件事中,当界限被打破,造成伤害,我才意识到尊重界限没那么容易!
交作业是我的事,发这篇文章是我和TZ的事,故事是TZ的事,这是界限!
TZ的情绪有20%是我要承担的,她80%来自她的过往经历,我不用承担,这是界限,也是她对我的尊重!
我伤害的是她对我的信任,而非她本人或者她的全部,这是界限,也是她对我的尊重!
TZ的故事引发YY的愤怒,YY反思,并承担这个愤怒,而我与TZ的关系和沟通有我们俩来处理,这是界限,是YY对我和TZ的尊重!
周老师把事情的处理权交给我和TZ,只做聆听者和管道,这是界限,和对整个事件和当事人的尊重。
初心
曾经在媒体工作的WY分享了关于她曾经的收视率困扰。一下子击中了我!
是的,我从媒体辞职,不也是要逃离收视率吗?但为什么我现在在最追求文章的点击率?
究竟写作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是帮助我招生?也许!但不全是,我想透过书写帮助我自己,了解我自己。如果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到人,那只是赚到了!但核心是帮话我自己。
为自己写!不用证明!
此时,我回到自己的初心,先成为一个资深的求助者,给自己时间,踏实稳健、了解自己、愿意承担、愿意学习、承认自己不完美的助人工作者!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对每一个生命心存敬畏,对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保持觉知!
新行动
1、邀请TZ作为我的咨询督导,她已经同意了!
2、学习谘商伦理
3、咨询法律顾问,为正在筹备中的案例集妥善准备法律文书,做到万无一失!
感谢
所有的事,都发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正确的人。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我、为了成就我,让我成为一个完整的自己。
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