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曾旅行的日子,适合坐下来问自己为什么出发

不曾旅行的日子,适合坐下来问自己为什么出发

作者: 留许多 | 来源:发表于2021-01-11 23:26 被阅读0次

    疫情卷走了很多人关于生的希望,活着的目标就是活着。只是,活着的可能性无法延展。以前内心无法被满足的时候,可以轻易收到外面世界发出的邀请。类似“XX欢迎你来旅游”这种旅游广告,现在看来是多么亲切。

    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阿兰·德波顿写过一本随笔《旅行的艺术》,很多关于旅行的想法都被他一一捕捉记录了下来。尽管如此,每个人的旅行总有特殊的地方。在不曾旅行的日子,不妨坐下来静静想一想,自己怀念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仅仅是对目的地的体验吗?

    #对孤独的回应

    旅行的第一步不是确定目的地,而是确定出游人选。在我看来,无论是结伴,还是独自出行,都是对孤独的一种回应。

    有很多因素决定了需要有人陪同出游,比如安全、价格更优惠,但情感的牵绊是默认选项。选择独自旅行,也并不见得是喜欢自由自在的方式,或许是内心深处对孤独的逃避。

    就像坐了一辆公交车出行,对于车窗外的世界,自己既保持了一定距离,又能透过车窗感受到另一种生活。这些人物、景色,虽然没有主动和自己发生联系,但在观察到的那一刻,都真实参与了自己的生命。就这样,内心依然存在对孤独的恐惧,但又保持了相对的独立,逃避的只是空间上的孤独感。

    对习惯独自生活的人来说,生活是一种被动的孤独,独自旅行则是一次主动选择的孤独。有点冒险又充满期待。

    我大多数的旅行都是独自上路,相比一个人的冒险,一路上和相熟、不相熟的人相处更像是一场豪赌。我宁愿把赌注全部压到自己身上。好比有的人习惯独自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这样才会确保不被旁边的人影响自己欣赏电影。旅行中有些风景就像电影,值得花时间停驻和欣赏,如果和一个急匆匆的人同行,或者对方属于那种看电影看到一半会睡着的人,你肯定会陷入另一种孤独。

    在无数个旅行片段中,我能找到很多孤独的时刻,一个人的,非一个人的。这些片段不是第一次用孤独来概括,而是很早之前就作为一种参考,被我写进可能的旅行选择里面。

    有一次独自去台北,在暴走了一天之后回到旅舍,我卸下所有东西,一个人拿着已经放凉的半块鸡排,坐在夏天微凉的阳台座椅上。我听着耳机里五月天的歌《人生海海》、《一颗苹果》,看着外面空荡荡的街道,内心同时被孤独和喜悦占据着。旅行时总有那么一些时刻,只对自己有意义,只能独自品味。那一晚的感觉就是实现了小时候做过的梦。

    或许可以这么说,你怎么看待孤独,在旅行中就会收获怎样的体验,找到自己旅行的意义。如果你认为孤独是被动的孤独,可以由同行人解除,那么和认可的人一起,就算去了风景不怎么好的地方,旅行的意义也达到了。如果你认为孤独是主动的孤独,当旅行变成一场主动寻求内心和世界产生丰富对话的过程,那旅行的目的也达到了。

    #无数次不确定性选择

    从计划旅行开始,旅行的目的性就被确立起来了。旅行几乎不可能再按照日常生活模式,这意味着不会再被人和事推着往前走。看起来是一件好事,其实仔细想想,算不上好或坏。换句话来说,旅行并不自由。

    旅行只是一种把生活可能性放大的方式。所有那些度假、散心的说辞,都不是旅行真正的样子,组成旅行的是一个个选择。

    如果人生的一些选择可以回避,旅行的时候却无法回避。用旅行模拟人生的看法已经被很多人认可,事实上,我的体验也确实如此。一个人的旅行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生活态度。再者,人在旅行时会强烈地体会到“一期一会”的感觉,那些无法重复的经历,就像人生中无法挽回的事。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可以类比他在人生岔路口的选择。

    对我来说,除了旅行一开始那个最大的动力,没有其他非达成不可的目的。面对不确定性,我的选择就是收获它带来的惊喜,甚至主动去接近这种不确定性,尽管可能最后一无所获。然而,我珍惜每段不同的经历,不代表我不会为自己愚蠢的决定后悔。

    在很多次旅行中,我都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迷路、毫无意义的景点中。我做了错误的选择,又经历了很多次失败的教训,才最终学会不去重蹈覆辙。这几年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学会了适时放弃。走了一段路突然不想往下走,或者想起继续往前走会影响其他行程。那么就不会再“走到下一个岔路口再说”,我知道往回走才是最好的办法。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里随性的那一部分会慢慢减少。也许是因为周边不确定性的东西太多,每天要做的决定越来越多,有些还自认为非常重要。仿佛不主动去生活,下一秒就会被生活抛弃。和主动生活比起来,旅行属于可以放弃主动的选项,但是必须和生活一样有确定性。我以前一直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跟团游,其实是因为他们讨厌不确定性,不想做决定。

    但是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任何一件事,除非你真的重视,主动投入,否则就不会真正享受。

    还有和完全被动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有的人喜欢做旅行攻略。按照攻略进行的旅行,像是一场检验计划是否完美执行的测试。如果因为攻略,放弃旅行中本可以做决定的那个自己,必然会丧失一部分当下的感受。那种感觉好比只顾着用手机拍照,而不是用自己的双眼去记录。

    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注定要和不确定性对抗,要承担做选择的代价。旅行的美好在于可以多次选择,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不会影响回归日常后的生活。不过,旅行和生活的态度无法割裂,习惯了旅行的散漫,回到正常生活必定会经历一段时间不适应。

    #创造不同时空的印记

    旅行让人着迷的理由有无数个,其中很重要的是创造了不同的生活体验机会。人的精神追求永远超越肉体,不可能满足于现在日复一日的生活,这个道理应该从小就懂。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抱有同一个心愿——长大后去看看这个世界。

    事实上,渴望和另一种人生相遇,可能才是长大之后真正的愿望。当我们被现实挤压,看不到希望,更加向往不同环境下的新生活。这种想法和小时候的区别在于,它只是借着旅行的名义去看世界,其实关心自己多于这个世界。对很多人来说,旅行谈不上追求更宽广的精神世界,不过是想留下自己的印记,感受多一分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尽管如此,可以从旅行中获得慰藉也是好的。毕竟,在现在的社会,已经很少能找到让人真正慢下来做的事情了。

    旅行中的小小一件事,也能让人一想起来就瞬间被点燃。恢复对生活的热爱、向往。所谓一切景物皆情物,有些景色能在记忆中停留很长时间,也是因为当时的某种情绪。

    就像现在每到冬天,当我一边呼吸着冰冷干燥的空气,一边遇到温暖的阳光,总会有一些时刻想起在拉萨旅行的日子。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就回来了。我再一次体会到了当年的心情,脑海里的画面和眼前的画面仿佛重合了。

    那一年,我和朋友一起在拉萨呆了一周,我们走街串巷,在不同的店喝奶茶。在一条小狗的带领下,登上色拉山山顶。乘着清晨的公交车,和所有念经的人一道,在布达拉宫广场附近的车站下车。在一片记不清名字的公园草地上,拾起一张叶子挡住眼睛自拍。

    如果可以跳进回忆的片段就好了,那些被记住的美好都是生命额外的奖赏。连那些在当时看来很平常的经历,后来都成为不可复制的宝贵经历。比如那年从尼泊尔回来不久,尼泊尔就遭遇了地震,巴德岗广场一些重要的建筑几乎无法恢复原貌。

    这些有限的经历也在提醒我,每完成一次旅行,都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可以选择目的性很强地去过生活,但是也不要太有目的性,那些不在考虑范围内的事情,也许会在下一刻走出你的生活。而你明明不必等到失去才意识到它们的意义。

    有时候走得太远,人容易忘了为什么出发。就像现在这样停下来,现实中的自己才有机会遇见旅行中的自己。如果可以,不妨和不同时空的自己进行更长时间的对话,以弄清楚,到底旅行时的勇气、好奇心和决心都从哪里来?也许这些能启发你现在的生活,然后就可以等待不久的将来,更加符合自己期待的自己再次上路,和更加完整的自己完成人生一场又一场的未知旅行。

    That’s all。祝所有人都能在2021年收获新的旅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曾旅行的日子,适合坐下来问自己为什么出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nj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