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会在两个方面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一、思考者在做出判断的过程中,使用的概念保持前后一致,不能在中途篡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二、在推理过程中,思考者做出每一个判断,也必须保持统一性,所有的判断必须做到前后一致,不能随意改变。
思维缺乏逻辑性的人,可能至少在一个环节上违背逻辑同一律。这将导致思考结论出现重大逻辑错误。
因违反逻辑同一律而产生的逻辑错误有以下四种:
一、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是指把原本内涵或外延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的现象。这种错误大多是由于人们对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导致的。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使用概念,就无从准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二、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与混淆概念相同,是将内涵或外延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混淆概念更多是无心之失,而偷换概念往往是故意为之。
在思想辩论中,偷换概念是一种常见的诡辩手法,诡辩者在逻辑推理过程中,悄悄地用一个看似相同实则内容相异的概念来替换原先概念,从而达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意图。
三、转移论题。
作文跑题与说话偏题都是转移论题的具体形式。
这种逻辑错误往往是在推理过程中无意违反同一律,导致推理偏离了原本命题。
按照逻辑同一律的要求,我们在说话写文时,不仅要注意保持概念的统一性,还应当注意保持命题的前后一致。
四、偷换论题。
偷换论题和转移论题犯的是同一错误,两者区别在于,偷换论题往往是故意用其他命题暗中代替正在讨论的命题。
这也是一种主要诡辩技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常用这一诡计来忽悠思维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的人。
逻辑同一律的意义:
假如思维活动不具备确定性的话,人们就无法进行正常沟通,思维过程也将陷入混乱状态。
而同一律最本质的作用,是确保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遵循逻辑同一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运用。
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构成知识、知识体系,进而建立科学理论。
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思想的确定性,不能准确地在同一意义上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就无法认识事物、把握事物。
二、遵循逻辑同一律,可以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意思和交流思想。
混淆概念和转移论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犯的逻辑错误。
一个人对概念缺乏清晰认识时,很可能会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硬扯到一起,让对方无法理解他的真实含义。
如果能有意识地注意遵循同一律,保持概念与论题的前后一致性,能提高沟通效率,与他人保持畅通的思想交流。
三、遵循逻辑同一律,能有效帮助大家识破各种逻辑谬误,反驳对方的诡辩。
逻辑谬误与诡辩言论,有可能表现为思想混乱,也可能表现为颠倒是非。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违反逻辑的同一律。
有些人容易被谬误与诡辩误导,正是因为对同一律缺乏深刻认识,从而不善于辨认相关言论是否符合逻辑。
倘若能熟练运用同一律,就可以从根本上察觉谬误和诡辩的小花招,从思想的确定性方面予以有力反驳。
网友评论